圖:深水埗聖方濟各堂的聖方濟各像
天主教歷史上有兩位聖方濟各較為著名,一是十三世紀創立方濟各會的意大利亞西西人聖方濟各,另一是十六世紀率先到東亞傳教的西班牙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香港有多間機構以「聖方濟各」或「聖芳濟」命名,便是紀念他們。
深水埗的聖方濟各堂和馬鞍山聖方濟堂均紀念亞西西的聖方濟各,他出生於富商之家,但對窮人寄予同情和關懷,最後立志過貧窮生活,以麻衣為袍,身繫粗繩,赤腳行走,到處行乞和宣揚福音。二十七歲那年,他召集一批追隨者建立方濟各會,三年後又幫助一位女追隨者創立佳蘭女隱修會。他去世時四十四歲,兩年後被教宗封為聖人。
旺角的聖芳濟書院、灣仔的聖方濟各嘉諾撒書院和小學,所紀念的是聖方濟各.沙勿略。一五四一年他由葡萄牙出發,沿新航路前往東方傳教,先後抵達印度、馬六甲和日本,原想進入中國,但因明朝實行海禁,不得其門而入,最後病死於台山縣的上川島。一六二二年他被封為聖人,奉為傳教區主保。
在香港的教堂,常見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像,其造型多是手持十字架、朝聖的杖,或用以灑聖水的碗,代表傳道。另一位聖方濟各的聖像造型,則是身穿方濟各會袍,腰間繫着打了三個結的繩子。據說其身上有耶穌的受難印記,故聖像的手足及右肋均有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