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後排(左起)朱劍丹、江雪鷺,前排(左起)龍劍笙、梅雪詩及言雪芬曾是雛鳳鳴五大台柱 資料圖片
粵劇需要新秀接棒,代代嶄現新星。任劍輝(任姐)、白雪仙(仙姐)曾為粵劇譜出傳奇;她們花了無數心血栽培雛鳳鳴,團員師承「任白」,廣受觀眾歡迎,為本港粵劇界寫下一段光輝歲月。人各有志,雛鳳鳴早已各散東西,任白對粵劇的貢獻仍受稱頌,但將來還會有第二個雛鳳鳴嗎?
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湯艾加
仙姐的妹妹白雪紅(紅姐),當年親見仙姐如何花心血培育雛鳳。她說仙姐四十多歲退休,正是當紅之時,她選擇退休培育新秀,可見仙姐對粵劇的傳承之心。如今雛鳳鳴雖各有去向,惟仙姐對粵劇貢獻卻不容否定。白雪紅明白要再成立一個劇團需要財力,現在不單止沒有人肯出錢栽培新人,也沒有心人願意授徒。白雪紅認為傳統的師徒制才可以令新秀成才,學院派的方式是由一位導師教導一班人,水平參差;另一個令白雪紅「心淡」的現象是時下新秀沒有用「心」去傳承粵劇,任白之所以成功,就是有那顆「心」。至於將來會否出現第二個雛鳳鳴?她說:「我恨不得有!」
粵劇傳承須講「心」
白雪紅當年看到「仙姐」如何教導雛鳳鳴,反映了學院派和師徒制之別。她說:「仙姐真是一手一腳教她們,任姐多數坐在一旁看着,因任姐教徒是讓徒兒隨心發揮。任姐是天生藝術家,唸曲詞快,做手展現自如。她每次演出都有不同做手,今次姿勢用左手,下次便用右手,如不仔細留意是看不出其變化。但仙姐就一絲不苟,錯一步都立即糾正。若是學院派,大家就如上堂讀書,無疑現在的新秀學歷高,惟是理論歸理論,能用於實踐才最重要。目下的新秀大多另有工作,他們何來時間排練?新秀寧願多走幾班賺錢,也不願停下來鑽研藝術。要成為一個有水平的老倌,須反覆學習和實踐。演出前仔細研究和消化角色。我看見有些新秀演出時如『唸口簧』,沒有感情。花旦着緊扮相要靚,小生着重俊俏的架式,但角色沒靈魂儼如『白滾水』,演出後還需檢討改進。我看到這情況很心痛,現在好需要一個有錢及有心人傳承粵劇,眼下丘亞葵是有心推動,可惜沒財力支持就變得困難了。」
白雪紅佩服仙姐對藝術的堅持和追求。時下粵劇演員不時「爆肚」(即興搞笑)演出,過去仙姐絕不容許。紅姐說:「當年丑生王梁醒波在其他劇團演出『爆肚』,但在仙鳳鳴劇團演出,仙姐會同波叔說絕不容許。仙姐要求演員依足劇本表演。」紅姐說雛鳳鳴能將唐滌生四大名劇傳承下去。
汰弱留強選精英
對於將來會否再有另一個雛鳳鳴出現?演藝學院的戲曲劇本編撰講師周仕森認為:「每一個年代的藝術各有特色及潮流。當年仙鳳鳴戲團招生,由一千多人篩選至二十二人,其後再選幾個最具潛質的新人成立雛鳳鳴。故此雛鳳鳴已是得天獨厚,跟她們合作起班的都是大老倌梁醒波、靚次伯,她們能獲得很好學習的機會。雛鳳鳴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再加上雛鳳本身的努力,開創了香港的粵劇興盛時期。目前有很多新秀,我亦聽過有業界人士批評油麻地戲院培育出一班『飯來張口』的新人,但不可以一竹篙打一船人,當中亦有用心於這行發展的新秀,如王潔青已能獨當一面。目下的新秀很多,能夠有幾位可以成為明日之星的,情況就如仙鳳鳴當年招生一樣,汰弱留強。雖然師徒制和學院派是不同的教授形式,但演藝已開始盡量將兩者融合,希望培育出更全面的人才。演藝的戲曲學生近年亦有在油麻地戲院演出,不再只困在學院的玻璃屋內。當中雖有已畢業的學士,但他們並沒有自覺高高在上,相反想從戲行學得更多。」
汰弱留強就可以選精英組成劇團,惟需要多少時間難以估計。龍劍笙(阿刨)另起爐灶,令雛鳳未能延續下去。仙姐曾在任姐的忌辰宴上批評阿刨,更說替她辛苦(意指和新秀合作)。其實阿刨移民加拿大時,雛鳳鳴已名存實亡。阿刨後來奉師命回港演出,後來她再回港演出時已改與丘亞葵合作,攜手梅雪詩合演「龍情詩意半世紀」。阿刨再於二○一四年回港演「任藝笙輝念濃情」,合作花旦不再是情牽半世紀的梅雪詩,而是新秀鄭雅琪及李沛妍。阿刨每次回港仍會探望仙姐,惟是阿刨擔班演出,仙姐從不捧場。
當年「任白」栽培雛鳳鳴,目的是傳承。今日新秀心態不同,只因覺得粵劇沒有前景。當年雛鳳鳴除了在戲棚、戲院演出外,也拍攝粵劇電影,包括《三笑姻緣》、《紫釵記》及由吳宇森執導的《帝女花》,都很受歡迎。該年代的港片是動作片天下,粵劇電影是險中求勝。當時「任白」安排雛鳳鳴於戲院演出,沒一個月檔期不做,雛鳳鳴進步神速與此不無關係,也帶動觀眾慣性入場,興旺行業。
「任白」精神創傳奇
阿刨如今獨立發展仍沒忘初衷,她於演出「任藝笙輝念濃情」時,為任姐親讀頌師恩,她感謝有幸投身任姐仙姐門下,得師傅二人不遺餘力,費盡精神、心血、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栽培。阿刨名利源自粵劇,其回報卻非如任白般授徒。連梅雪詩也謙稱沒資格授徒:「自己仍是邊學邊演,粵劇出路難有前景,我怎可保證徒兒將來的飯碗?雛鳳鳴可以做得好,全因當年有任白兩盞『大光燈』照射。現時能做是帶新秀演出,從中作出指導。」
陳寶珠當年正式拜師任姐,但其後轉拍電影,其粵劇造詣還有不足,她說:「我資歷和能力有限,不可能收徒,我僅能做好本分。我好幸運有仙姐,以前有不明白的地方,怎樣研究也做得不好,一經仙姐指點就茅塞頓開。粵劇是中國人的國粹之一,廣東人不可缺少的藝術,值得保留,有賴大家努力傳承。我只能憑我的演出傳遞這個信息。」如今陳寶珠成為梅雪詩的舞台拍檔,她曾在訪問中說,感覺自己已成了仙姐的徒兒。
「任白」以精神、心血、人力、物力和財力創造了雛鳳鳴。但下一個雛鳳鳴傳奇又由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