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誤把料器作青瓷/李英豪

時間:2016-12-24 03:16:02來源:大公網

  多年前,曾見一名好附庸風雅和喜歡「炒賣」的暴發戶,凝視一件類似附圖形制及顏色的「骨董」器皿,高聲大讚:「好一件唐代越窰青瓷唾壺(俗稱「痰盂」)。」繼而頻說那位大收藏家「甚有眼光」。

  他不曉得自己十分無知,弄出天大笑話。像附圖藏於外國一所博物館的骨董,與暴發戶所指者乃出自同一時代,用同一物料和製法,形製與色調也一樣。其實,那是清代(約造於公元十八世紀下半葉)精製的玻璃料器,銳意仿五代至唐代越窰青瓷。器型為清代典型的渣斗;既非「唐代越窰」器,更不是「瓷」器。所仿「青」色調與越窰古青瓷亦大有距離。最使識者捧腹的,還是他把渣斗誤作「痰盂」!換言之,他盛讚是「唐代越窰青瓷唾壺」區區八字,竟然全錯;連「料」器與「瓷」器也分不清,難怪大出洋相。清代乾隆時,早已用鉀、鉛等熔劑,巧製出紅如火齊、綠肖翡翠、青若碧水、黃似雞油的玻璃料器;乾隆及其後各朝,更喜仿古形制。渣斗亦屬其中一種,乃秉承元人筆記所指「宋季大族設席,幾案間必用箸瓶、渣斗」;是謂古人宴席桌上盛裝魚刺肉骨的器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