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多年前,一位友人歡天喜地,竊以為購得新石器時代古玉雕成的人頭像;不過,筆者上手與細察,據實告知乃近代仿製贋品,根本上不是角閃玉(軟玉類),僅為連蛇紋石也不如的一種廉價白石而已。況且,全器灰「沁」厚厚的,密封卻不見玉「地」;無「窗」(無色沁的小部位),焉能見玉的原本質地呢?
從前古人墓葬,早已懂得用石灰吸收屍體腐爛時流出的屍水,盡量「保存死者魂魄」雲雲;富貴人家慣例用玉陪葬。經駸駸歲月水侵土蝕,四周石灰的鈣質,自然地慢慢沁進軟玉中,使玉表層大部分鈣化,是為「雞骨白」般的灰沁。近仿作偽者則以猛火燒之,或用焗爐、微波爐等加高熱,迅速製造「灰沁」;但必留有火劫紋或黑絲般的爆炸紋;若天然形成(要經一千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灰沁者則無。正如清代乾隆時著名玉工姚宗仁說:「既以欲速,而不能待人之亟購者,又以欲速而毋庸待,則與圬者圬牆,又何以殊哉?」作偽者輒要減輕成本,盡速濫造,不會深加研究,更不會「慢工出細貨」。
附圖則為新石器時代青龍泉三期文化的玉雕人頭像,於湖北荊州六合出土,乃天然灰沁鈣化的珍品,現藏該省博物館內。其雙耳有孔,頸(有斷口)為圓筒形,可套入他器;料屬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