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美國,做了十年電腦行業的工作,突然覺得煩悶,說要給自己放半年假,清空一下多年積聚的負能量,好好想一下以後怎麼走。
本來是準備辭職的,後來和公司商量後,同意每周工作兩天,但因為要離開美國,實際上是不上班了。
不上班又如何「上班」呢?原來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安排。和公司同事商量事情,可以開視像會議,工作細節都在電腦上完成,完成後也通過網絡交貨。至於工作時間,雙方也都不太計較,主要看工作質量。
他原先在谷歌工作時,公司規定,每個人只需用十分之七的時間做公司的事,另外十分之三可以做私人事情。他後來到另一家公司,公司另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個員工要放自己多少假期,都由員工自己決定。
這真是天方夜譚,天底下哪裏有這樣的老闆!
在某些老闆看來,你不來上班,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在為公司做事?公司給你十分之三時間做自己的事,公司豈不大虧本?至於放假,怎麼可以無限度讓你自己決定?
時代變了,工作性質也變,工作關係也變,連帶社會風氣也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