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歧視/慕 秋

時間:2016-12-12 03:16:12來源:大公網

  本港一位知名女藝人,風光嫁女一周後,女婿被爆疑似出軌,有傳媒影到他跟一位內地大學生拖手攬腰,並有床照流出。事件後來弄清楚了,那女學生不過是位前度女友,一切是她設計惡搞一對新人。女藝人作為母親,表示憤怒是正常反應,不過,她話中有一句:「呢啲大陸女人咁搞法!」不錯,那個女學生是「大陸女人」,但廣義上的「大陸女人」有幾億,在此種負面事件背景下強調「大陸」一詞,似有不妥。

  加拿大多倫多一位韓裔女子,在銀行等候服務期間,一名白人男子誤認為她是華裔,惡意指罵她為「中國豬(chink)」,對此種族歧視,在場數十人或許不是華裔,所以他們袖手旁觀韓裔女子無端端遭受欺凌。

  本港青年梁頌恆在立法會的就職宣誓儀式上,宣讀至「China」一詞時,以英語讀出諧音「支那」,他其後表示誓詞不涉及「人」,無意冒犯任何人,包括中國人及香港人,但無論他怎樣狡辯,都無法洗清侮辱華人之嫌,但凡是自認為華裔者,都覺受到傷害。

  唯我獨尊的傲慢,自以為是的偏見,是產生歧視的土壤。當下歧視現象無處不有,小至針對個體的出身背景、立場取態、性格習慣、年齡樣貌、殘障疾病等,都可作為歧視內容,大至國家民族、政黨團體,有需要時,也同樣可以拿來惡意取笑侮辱一番。看看某些作為社會公器的媒體,對人對事用詞方面的改變或選擇,是怎樣在扭曲褒貶,更是明白歧視為何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