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港九溯源】寶蓮禪寺結緣大江南北

時間:2016-12-08 17:02:23來源:大公網

  文/木也

  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年,大悅、頓修及悅明三位法師由江蘇南下大嶼山,建立清修道場。自此,十方高僧大道聞風而至,香港的禪門漸現規模,至1924年,正名為寶蓮禪寺,由紀修和尚出任第一任住持。

  當時,在內地鎮江金山江天寺參修多年,道行深厚的大悅、頓修、悅明三位襌師,輾轉遊歷至大嶼山,赫見山腰現空曠平地,雖然長滿荊棘荒草,人跡罕見,卻清幽寧靜,仙氣繚繞,認為是修行布道的理想地點。三位襌師遂披荊斬棘,搬木運石,合力興建石室;及至後來,出家僧諸眾嚮往這處清幽的道場,聞風而至,遂沿山邊搭建多所茅蓬,自耕自食,參功悟道,開創香港佛教史上的「大茅蓬」時代。香港襌門十方叢林的規範亦從此慢慢建立。

  寶蓮禪寺為香港佛教最負盛名的清修道場

  紀修和尚為廣東省四邑人,曾出家鎮江金山江天寺,1924年出任寶蓮禪寺第一代住持,並把大茅蓬正式改名為寶蓮襌寺。後人頌稱大悅、頓修及悅明三位襌師為寶蓮禪寺之開山祖師。

  紀修大和尚出任「大茅蓬」主持,歷時六載,力求移植金山江天寺之禪規佛法,使早期的香港佛教出現了四大變化:一是分散的茅蓬形成了統一的佛教中心,紀修大和尚被當時佛教界譽為「登高一呼,群山響應」,大茅蓬吸引了許多佛教徒前來;二是香港佛寺及僧人的建設與管理逐漸參考移植內地佛教清規戒律。紀修和尚將金山寺的全部清規儀制運用於「大茅蓬」,並首建了大木屋,闢作禪堂;三是香港佛教逐漸趨向一體化,向以禪宗為主要流派的方向演化;四是香港佛教界開始與內地佛教界有密切的人員往來,並形成一個潮流與趨勢。

  寶蓮禪寺一九二八年建成大雄寶殿,方丈室,客房。一九二九年建成五觀齋堂,由此奠定了寶蓮禪寺的弘佛傳統與傳道特色,亦由此奠定了寶蓮禪寺在香港佛教界崇高的中樞中堅地位,更由此奠定了香港佛教界愛國愛港的悠久歷史傳統。

  1930年,第二代住持筏可大和尚以非凡的魄力,建寺安僧,立規訓眾,辦學興教,為寶蓮禪寺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礎。第三任住持增秀老和尚一生更致力於弘法安僧,廣結佛緣,成就無量善事,接引無量眾生。

  六十年代,筏可大和尚動議把寶蓮襌寺的管理架構改組為董事制,一切事務均以董事意見為依歸。董事會成立後,筏可和尚為首任主席。這亦是香港佛教完全本地化的轉折點。

  1979年,源慧法師、智慧法師率領香港佛教僧團一行20人訪問內地,受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人的熱情歡迎。此行對中港兩地宗教正式建立聯繫有重要的意義。「中國佛教協會」送贈大藏經珍本《龍藏》一部,共7173卷給「寶蓮禪寺」。《龍藏》為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的版本,是清朝最後雕刻製作的大藏經,殊為珍貴。

  《乾隆版大藏經》梵音傳港,標誌着內地與香港佛教界因文革中斷,30年不相往來局面的終止,由此展開了中港兩地佛教界的密切聯繫,並為中國佛教界支援與捐助協助寶蓮禪寺營造天壇大佛奠定了堅實基礎。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