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由奢入儉\葉特生

時間:2016-12-05 03:15:56來源:大公網

  家道中落,稱為「由奢入儉」,那些日子感覺特別苦;如果把身體健康比作財富,過了某個年紀拐點,也有「由奢入儉難」之感。財富失去可以再掙,年紀老大不能回復年輕,所以老人家的心理基本上沒什麼歡樂希望。

  他們最喜歡聽人說「老當益壯」,「你看起來年紀沒那麼大」,但自己知自己事,眼看着身體機能一件件退化,力不從心,就如眼看家中存糧逐漸枯竭,急也沒辦法。

  他們的話題和年輕時完全不同,都講平日養生應注意什麼?禁戒什麼?

  以前有的,現在沒了,那種感覺相當不好,為達心理平衡,應對法子有三:一是緬懷昔日風光,繼續為往日而吹牛;二是低首不語,學習謙卑;三是想盡方法,服藥食療或運動,持之以恆,去恢復身體機能。

  人生就是一個大圓:孩提時代什麼都需人照顧,那時最謙卑,到學會點本事,就急着離開父母,自力更生,到稍有成就,那時最驕傲;然後是屢遇挫折,健康也出狀況,那時最鬱悶;但仍奮力圖存,並負起養妻活兒的責任,那時擔子最重,壓力最大;到漸漸繁華散盡,才發現人力有時而窮,人壽和精力有限,很多理想無法達成,那時最無奈;最後又回到孩提狀態,無聲無語,靜靜等人照顧,那時心境最平靜。往事並不如煙,偶爾在夢中出現。故人已去,吹牛也無人附和,名利再無意義,如果是個負責任的人,必為過往許多孟浪行徑懊悔,滿懷虧欠,一直找機會補償或致歉。補滿過去缺損的人際關係。人到晚年,最大的心願不是賺更多,而是求心安。瞑目之時,若是過錯虧欠都補滿,就了無遺憾,這個大圓就完成。

  所以由奢入儉,其實是福氣,是規律,為完成人生這個大圓。明白這理,自然不會怨天尤人,就是智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