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春江花月夜》上海首演

時間:2016-12-03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春江花月夜》團隊合照:(前排左起)主演關棟天、香港藝術節副節目總監蘇國雲、導演李小平,(後排左起)演員張冉、演員李鴻良、主演張軍、演員余彬\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上海報道:初唐詩人張若虛,留下了「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在一千二百多年後的上海,年輕編劇羅周,根據該詩帶來的靈感,閉關十三天創作出同名崑曲劇本,得到崑曲界的一致好評。

  十一月二十五日,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2.0版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再一次將該劇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而該劇也將是明年第四十五屆香港藝術節的重要戲曲演出節目之一。《春江花月夜》自去年首映後在業界收到良好反響,而今次演出的是經過調整改進後的《春江花月夜》,被劇團稱為2.0版,新改進版在舞台設計、燈光效果以及主要演員上均作出了調整。

  台詞演繹 含蓄古雅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2.0版的曲詞優美,可見編劇深厚的文學功底;故事情節打破了人們的常規思維,出乎意料之外的劇情設計,為全劇增添了淒美卻又釋然的觀感;而在音樂方面,電子合成器的加入,並沒有擾亂傳統的演奏效果,更沒有一種純粹為了追求創新而加入現代樂器的生硬感,一切恰到好處;在舞台的設計上,將現代簡約設計與中國傳統的典雅意象融合,打破了觀眾對於傳統戲劇場景的古板印象;演員們收放自如的演出,配合含蓄古雅的台詞演繹,使得笑點不斷,笑完之後又不禁唏噓。

  《春江花月夜》2.0版的主角陣容,可謂聚集了京崑界的中青年實力演員。男主人公張若虛扮演者張軍,有「崑曲王子」之稱,自○九年自立門戶創立「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女主角辛夷由上海崑劇院的知名崑曲演員余彬擔綱;另一女主角曹娥則是由九○後新晉崑曲演員張冉擔演。在劇中有着畫龍點睛之效的兩個角色,一是唐朝書法家張旭,由知名京劇老生扮演者關棟天出演;另一角色淮南王劉安的出場雖然僅短短數分鐘,但引出和奠定後續故事發展的基調,該角色由江蘇崑劇院院長李鴻良出演。

  時空穿梭 疑幻疑真

  依記者在上海大劇院現場所見,該場演出不同於過往的戲曲類演出觀賞體驗,在首演當天,靜候入場的觀眾有一大部分是年輕人,甚至還有部分外國觀眾獨自進場觀看。大幕一開,《春江花月夜》熟悉的曲調便飄入耳中,以上元燈節為背景開始的故事,便在熱鬧的節日氣氛中開始了,而後在轉角的橋頭安靜之處,張若虛與辛夷初次相遇不經意地發生了,由此引出了一段令人回味的故事……

  在首演次日的訪談會上,導演李小平與一眾主要演員們向記者分享《春江花月夜》2.0版的創作過程。李小平說:「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本來就很微妙,將人、鬼、仙及不同時代的人物集中出現在同一時空,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而舞台的設計,在不同場景間並沒有太大的變動,似乎更貼近了該劇的核心,彷彿將時空凝聚在一瞬間。」

  該劇最微妙的其實是幾位主角之間感情線的演繹,李小平解釋:「張若虛與辛夷之間很難演,演多了演少了都不行,因為他們之間一種惦記又超越了一般愛情的親密的感情,就好像有一段辛夷祭奠完張若虛轉身的動作,轉快了,又似乎讓人覺得張若虛對於辛夷來說沒什麼好留戀的,轉慢了,又似乎在表現辛夷在捨不得什麼,如果是這樣,就讓人覺得整件事件就不對了。」所以余彬稱:「導演就是我的調溫器,我的感情表達多了少了都會影響整個劇情。」她還打趣說道:「我和張軍已經是三十年的老同學了,一同演過許多傳統的生旦戲,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情感真的不好抓。」

  談到《春江花月夜》的產生,張軍說:「其實這個劇本很早之前我們就想排了,想當初認識羅周在編劇的時候,她還在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博士畢業了。當時我們一直都想排這個劇本,但是到去年四月份的時候,有個契機,所以我們就組合在一起把這個劇排出來了。」據他介紹,其實整部劇的2.0版有刪減部分的情節,由八場戲刪成了七場,其中刪得最多的是張若虛返回人間的一場戲,雖然刪了部分的戲,卻使得劇情更加明瞭,更加突出了整部戲的情感表達。

  在最後一幕也是最重要的一幕,時空的交匯,讓初唐詩人張若虛、唐朝中期的書法家張旭、辛夷、曹娥、淮南王劉安融合出現在同一交匯點之上,唱出了整首的《春江花月夜》,為整個故事下了一種亦真亦幻的念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