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健康之道\楊繼良

時間:2016-12-02 03:15:51來源:大公網

  我老伴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立大學工作。為了職工的方便,大學在本市的校園內建立了類似我國企事業單位「醫務室」的機構,幫助打防疫針、驗血等事。從去年開始,這個「醫務室」以「健康之道(Healthyroads)」的名義,不再是被動地為職工提供一些保健服務,而是負起了向職工宣傳如何保持健康的忠告。並與職工約定,如果能遵守該組織所列出的忠告,實踐了其中一項,就算積了一個點(point)。一年內積滿五個點,大學就發給獎勵六百美元。我們兩口子,每年可以平白得到一千二百美元,何樂而不為。自機構去年開創以來,老伴就帶着我參加了這個「積點獲獎」的項目。

  這個機構建立了一個網站,通過互聯網和精美的印刷品,不斷地向職工傳遞宣傳資料。首先是講解什麼叫健康、有哪些健康習慣的影響巨大、如何確定自己的健康目標、如何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等等。在這些方面提出許多問題,給出似是而非的答案。講解有口述錄音,也有文字,便於我們這些外國人的理解。接着,對每一個問題在電腦上進行考查,幫助大家找出自己許多習慣上的錯誤理解。通過了這些考查,可以積得一個點。

  十大健康習慣包括素食、積極態度、體重適中、管理心理壓力、有病要治、睡眠充足、禁煙、戒酒、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預防安全事故。下面對這些問題稍作解釋。

  素食。我們東方人是農耕民族,傳統上「吃素」,但總是認為大魚大肉,才營養豐富。他們西方人傳統上是「遊牧民族」,很少吃素,於是這成了他們飲食不健康的癥結。上世紀以來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改而提倡「地中海飲食」,就是鼓勵吃一定分量的水果、蔬菜。「健康之道」是「積點獲獎」的內容之一,就是要求每星期中至少有五天每天吃柑橘、蘋果、梨各一個再加一碟蔬菜。這樣能連續維持四個星期,就積了一個點。這個積點,其實只是當事人在電腦上報告一下。各人在一個星期結束時做出報告,說自己在這個星期中有五天都滿足了規定。其實,「健康之道」組織並不派人來核實,我們只是「憑良心」作報告。每星期花費五分鐘鍵入電腦,就會在自己的腦子裏重複映示「吃素重要」的信念,對自己的生活習慣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對於有煙癮的人,如果能取得一定(例如醫生)的證明,已經戒去了煙癮,這也能獲得一個點。尼古丁是許多疾病甚至死亡的罪魁禍首,但對癮君子而言,要戒去,卻絕非易事。美國近二十年來的戒煙很有成效。我們還差得遠,我在國內一位在財政部任職的老煙癮者多年前對我說,煙酒稅是一大財政收入,所以戒煙運動不會有大的進展。我這次看到有關煙癮的宣傳資料,才明白自己的認識不夠。例如,我只認識到煙癮的形成是因為尼古丁能使人上癮,引起一種特殊的愉悅感,「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其實還有個習慣因素,閒來不由自主地會到口袋裏去摸索香煙;更重要的是社會因素,三五朋友聚在一起,互相敬煙,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如不參與,顯得太「見外」。因而有決心戒煙者,還需要找一樣替代物,例如口香糖等;並且在朋友「勸進」時誠懇說明自己的決心,取得對方的諒解和支持,才會有成效。

  每年作一次體檢,也能獲得一個積點。美國普遍建立了家庭醫生制度,如果平時感覺不到有什麼病,家庭醫生也會督促去做每年一次的檢查,同時做空腹的血常規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指標和一些與肝、腎、前列腺有關的指標。去做這樣的定期檢查,也能獲得一個「點」。有了症象,及早治療,是一項重要的健康之道。在國內時,我們不是很注意這個問題。五年前自己做了一次重大的心臟手術,才正視起來。不等家庭醫生找上門來,會主動去約診,「健康之道」的積點獲獎制度,對於一向不重視這個問題的人,當然能起監督作用。

  對於十大健康要素中的每一項,我過去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誤解。例如睡眠不足對各項內臟的影響,我在六十歲以前並不重視,直到因過於勞累、破壞了免疫系統,得了帶狀疱疹,嚴重影響了我的心臟,到八十歲時差一點送了命。又如我們一般都不認為有控制體重的必要,還互相以「發福」相鼓勵。讀了「健康之道」介紹的知識,才認識到「過午不食」、控制體重,實在是個科學的生活方式。「健康之道」設置的許多專題的知識介紹,並且提出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幫助讀者考查自己的認識。

  一所大學,為了減少醫療福利的開支,居然承擔起正面宣傳健康之道的責任,而且用給獎的手段來促使職工保護自己的健康。這不能不說是對「物質刺激」的一種創造性的利用,值得我們仿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