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總統選舉塵埃落定,與事前的各方預測比較,結果似是令人意外。我對這選舉結果沒有什麼意見,但卻對某些民眾的反應方式大感興趣。
現於紐約百老匯演出的音樂劇《漢密爾頓》,以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的生平為故事,自去年夏天公演以來備受好評,自此作長期公演。該劇的演員在特朗普獲選之後,其候任副總統彭斯到來觀劇時,其中一位演員在謝幕時向彭斯作出公開宣言,要求候任總統上場後能夠符合公眾期望。
在電視的新聞片段,看到演員在舞台上作出宣言的環境,只見舞台和觀眾席都十分狹窄。最前排的觀眾與舞台咫尺相隔,十分接近。舞台側幕的空間也很少,雖說該齣是音樂劇,但從電視所見,其實製作規模不大。
事實上,雖然百老匯充斥大量商業演出,但除了某幾齣世界巡迴的音樂劇,能夠在大型劇院持續公演,其餘的演出都只是在一些小型劇院進行,每場觀眾數量都不過數百。那些劇院大多坐落於舊式大樓或棄置廠房,內裏的設施陳舊,但反而可以讓演出團體根據本身的需要,於每次演出設計獨特的舞台裝飾。情況就如前年獲得奧斯卡獎項的電影《飛鳥俠》,其演出背景就是一所小型劇院,空間雖少,但可讓藝術家發揮無窮創意。
由於香港大部分演出場地都屬於政府康文署管理,故此不能肆意裝飾改動,令到藝術家的創意受到規限。其實,若果場地的使用方式能夠更具彈性,藝術家的想像空間便能更加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