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莫言皇帝上擔挑/陳煒舜

時間:2016-11-30 03:16:17來源:大公網

  後來大概經太宗幕僚編造,出現這樣的故事:後唐末年契丹入侵,陳摶見一逃難婦女挑着扁擔,兩頭竹籃各坐一小兒,於是賦詩道:「莫言皇帝少,皇帝上擔挑。」試想太祖比太宗大十二歲,竹籃坐得下麼?非累死母親杜太后不可。種種舉措,無非要證明登基之名正言順。

  據說太祖每言:「太宗龍行虎步,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但史料顯示,兩兄弟並非那般和睦。太宗為晉王時,窩藏太祖的通緝犯,又培植羽翼,私通朝臣達二百餘人。太祖認為開封四戰之地,不宜定都,提議遷都洛陽,卻遭太宗及多名朝臣反對。勢力之龐大,令太祖都莫可奈何,只得感慨:「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北宋的覆亡,竟不幸而言中。

  太宗得位不正的最大影響,是有宋三百年的積弱。為杜天下悠悠之口,他在百廢待舉的階段清洗異己,讓官員把精力花在編纂《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等鉅製,科舉大幅增額以收人心,冗官冗兵充斥,國庫負擔沉重。又兩度大敗於契丹,邊患自此不絕。試想太祖若善終而順利傳子,宋史中是否會有歲幣、靖康之難、厓山之役還是未知之數。

  無可否認,太宗琴棋書皆佳,近於文士。但其個人品行、政治遠見、軍事才能皆難與太祖同日而語。一個自私而工於心計者,兄長都有可能謀害,遑論李煜、錢俶等亡國之君。把太祖打造成老粗,凸顯自己大興文教,卻不知世事正如其《緣識》詩所言:「福業有輕重,那▉堪亂/戡亂(平定叛亂)▉作為?」杜太后那根扁擔,原本就非兩頭一般重的。   (下)

「星光心影」明年再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