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蒼勁老辣 樸厚高古/李英豪

時間:2016-11-30 03:16:16來源:大公網

  近代藝壇人士皆知,清末民初吳昌碩(俊卿、缶廬)書、畫與篆刻俱絕。其書法輒以大寫意風格與繪畫和篆刻融為一體。例如他畫梅的枝幹、畫蘭的花葉,簡直像其草書;又如畫葡萄、紫藤和葫蘆,凡藤條窮曲變化,也無異於他的狂草。他的行、楷、草、隸,體體皆精,更擅長石鼓文及秦篆,能把前者遺貌取神,用筆結合漢隸的韻趣,與金文、石刻結構融和,甚至具北碑筆意,全化為己用,隨心隨意揮灑自如;故顯得遒勁凝煉,氣度沉雄渾厚,不同凡響。近仿者雖多如牛毛,但均毫無上述原書的神韻和功力,識者一望而知。

  附圖為吳昌碩七十九歲高齡時(一九二二年)壬戌春正月所書橫披(冷金箋)之局部(左方),篆體原為三個大字《樂地盦》。光看「盦」字結體與筆意,可見蒼勁老辣,風神樸厚高古;乃以一己之性情出入篆體與石鼓文間。記得曾細賞他七十七歲時所寫《篆書七言聯》,不但老辣醇渾,而且真氣內蘊,難掩靜穆蒼茫之感。

  有人指吳昌碩抑或多或少受清代另一書、畫與篆刻俱佳的趙之謙影響;主因是趙之謙同樣融合了周、秦的金文與石刻的結構和用筆,並參以隸書及北碑的筆意。二者俱能取精用宏,不同風格,神韻迥異,各有個性和特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