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二八華年暮未遲/陳煒舜

時間:2016-11-29 03:16:02來源:大公網

  二○一六年十月初,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的張為群老師賜告,十一月十七日晚上將舉辦一次文化沙龍,邀請八十八歲高齡的聲樂家江樺女士擔任主講,講題為「怎樣欣賞聲樂」,問我是否有興趣參加。張老師說,江樺女士前幾年罹患過癌症,但現在還是很精神,能自己開車,更經常去游泳,能邀得她主講,實在因緣殊勝。我對江樺女士慕名已久,一直無緣見面,因此不假思索便答應敬陪末席。據我所知,江樺女士原名江文瑽,祖籍蘇州,生於鄭州,成長於上海。一九四九年來港,一九五○年代是長城影業的當家花旦。一九五七年赴意大利學習聲樂,是第一位在歐洲主演歌劇的華人女高音。大半個世紀以來,江樺女士培養聲樂人才無數,不僅眾多歌手出自她門下,業師何文匯教授也曾受教於她。再者,江樺女士的兄長江濟梁先生,是我的中學音樂老師;中學母校的管弦樂團、合唱團數十年來在校際音樂比賽及國際競賽中屢獲佳績,濟梁老師居功至偉。回想起濟梁老師的好,更促使我參加這次沙龍,一睹江樺女士的風采。

  沙龍當晚,在主持人李孝悌教授的介紹下,身穿粉紫色套裝的江樺女士翩然登場,儀態端莊嫻雅,言談生動可親。江樺女士開宗明義談道,聲樂不同於器樂,不能買樂器、依賴工具,而是要靠自己來製造優美的聲線。作為一個合格的歌者,必須懂得如何聽音準丶打拍子丶咬字,以及怎樣處理歌曲丶表達感情。她指出,與平時講話不同,歌唱時要知道怎樣運用丹田與橫膈膜。而歌曲可分為兩個組件,由不同器官來負責:鼻腔負責聲音共鳴,嘴舌負責唸誦歌詞。而演唱時,自己得分飾兩角,一邊演唱,一邊抽離觀察、提點自己。

  與國語、英文相比,粵語講話時動作較小丶口腔位置較低,而美聲卻非常注重頭腔共鳴,所謂「Above cheek bone」。因此,以粵語為母語的歌者,務必學習善用頭腔、橫膈膜,丹田尤應多用。好的聲音不會扁平而生硬,是圓潤而飽滿的聲音,有共鳴、有振動、會前進,聲音有生命,一如水是有波浪的。每種語言都有元音,而元音就是歌聲所憑依的關鍵。開口大的元音如[a]、中元音如英文的[ɔ]、[e]及法文的[œ]、開口小的如[i]、[u]等,各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口腔就像房間,每個元音好像一個人,每人都要容納在相應的房間中。無論人的高矮肥瘦如何,務必房高於人,將人全部容納。唱高音時處理大元音,喉嚨要打開,有撐起耳洞的感覺。即使處理中小元音,嘴唇沒有很開,但喉嚨還是要打開,打個比喻就像高跟鞋,前端不必高,而後端必須高。如此一來,那個「房間」才夠容納得下相應的「人」。常人都有兩個轉聲區(passaggio),當旋律跨過轉聲區時,聲音由於轉換而可能變得扁平。這時,即使是低音,也要擺高位置,當它是高一點的音來唱,就舉重若輕了。

  就歌唱而言,每種語言都自有其特色。如中文的尖團音對立(如平舌的四、子和翹舌的十、知)、前後鼻音差異(如前而淺的琴、陳和後而深的情、程)等必須分明。英文多輔音尾音(如put、need、love、farm),不能吃掉,輔音尾音應與後文聯誦(legato),舉例而言,像「Time is over」,很多人唱歌時會把「is」的「s」吃掉,其實必須唱成「Time i- sover」,才能字正腔圓。德文的輔音特別多,尤其是「ch」音,如「Ich liebe dich」(我愛你),可謂「嘻嘻哈哈」之感。法文的小舌音「r」不好唸,有學聲樂者向一般法國人請教,此音都會有送氣的成分,如常聽到的「Vivre la France」(法蘭西萬歲),就是如此。可是唱歌卻不同,「r」如果像平常講話般送氣,就會漏氣,聲音可能站不穩了。相比之下,意大利文的「r」音更重,如「Roma」(羅馬),有滾動的感覺。漢語中沒有此音,我們從小沒有機會練習,多半不懂得如何發出這個滾音。如有機會,嘗試舌頭兩邊收緊、輕掃上顎,發意大利文單詞「Tre」(數字三),久而久之會漸入佳境的。總而言之,有很多人雖然天賦好嗓子,卻不應以此為滿足,必須好好練習各種語言的發音。正如選美參賽者,必須美貌與智慧並重,如果徒有天賦美貌,而沒有後天的努力學習,那是肯定不夠的。

  聲樂與其他種類的音樂不同之處,在於聲樂作品有歌詞,而其他種類的作品沒有。歌者演繹時,不能死記硬背,必須了解歌詞的意思,才能全情投入。表演時,要進入大膽而忘我的境界,淡定而不能心急。不必害怕觀眾,因為他們是來欣賞你美好的一面,不是來尋釁挑錯的。因此上台時絕對不能緊張,要緩解這種緊張的心情,可以表演前先站穩腳跟,一方面讓觀眾看看你的髮型、衣着,一方面也讓自己定定神。演唱時毋須望觀眾,直望遠方投入自己的想像便可;一旦與觀眾有太多眼神接觸,恐怕會恍神了。唱完後不要馬上走,要大方接受觀眾的掌聲,好好謝幕就是與觀眾的最佳互動,等掌聲退潮時再行離開不遲。

  學習聲樂,當然趁年輕學為佳,一來聲帶沒有老化而富於彈性,二來記憶力好。像歌劇的歌詞篇幅龐大,與其死記,不如多練習,熟悉了自然會記牢。歌劇舞台上也會有提場(小型舞台一人,大型舞台兩人,都躲在舞台高出處的背後),當演員忘詞時進行幫助,但決不能倚賴他們,還是要靠自己努力。進而言之,歌者不僅要熟記自己的歌詞,還要知道對手的歌詞乃至整體的旋律,這樣演出才能滴水不漏。當然,如果只是學習練聲,則任何年齡開始都為時不晚。

  聲音的練習與保養,因人而異。練習時間應該多久?要依據個人體質來拿捏,適中就好。江樺女士直到最近十月還有登台演出,但平時卻並未天天練習,但因為天天上課,依然起到了練習的功效。不過她笑言,教育、帶引學生應該以鼓勵為主、好言相勸,當老師的想一想自己曾經付出了多少歲月與努力,就不應該過於指責剛起步的學生了。至於聲帶的保養關鍵,則在於平時不要講太多話、更不要太大聲講話,以免聲帶受到損傷。食物方面,雖然有人有嗜辣、嗜冷的習慣,但帶有刺激性者還是少碰為妙。

  演講告一段落後,江樺女士耐心解答了不少觀眾的問題。其門人也先後獻唱〈康定情歌〉、〈茶山情歌〉、〈Sì, mi chiamano Mimì〉、〈O Mio Babbino Caro〉、〈Nessun dorma〉、〈Mon cœur s'ouvre à ta voix〉等名曲,最後由四位女弟子合唱歌劇《蝴蝶夫人》詠嘆調〈Un bel dì, vedremo〉,結束了這晚的活動。謹謅七律一首以誌:

  音容顰笑憶吾師。二八華年暮未遲。

  含露一新清唱曲,遏雲依舊碧梧枝。

  猶傷國變流離處,亦喜園開桃李時。

  往事都如黑龍水,晨昏不捨動遙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