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脫歐公投,還有最近美國的大選,都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使人對民主制度產生懷疑,也有人說,這是因社交網站發達,對民主的崩壞火上加油。臉譜、推特和谷歌,成了眾矢之的。
因為大選前,假新聞充斥,無從分辨,也來不及分辨,直接影響投票行為。
八年前奧巴馬競選時,曾用社交媒體宣揚理念,並獲得很大效果,但那時是正面積極地使用,在主流媒體以外開闢一條新通訊渠道。
如今社交媒體科技更成熟,竟成了負面新聞的溫床。
臉譜上曾流傳教皇方濟各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到後來證明是假,大選已結束。
當各大社群媒體在商討怎樣打擊網路謠言之際,很多半紅不黑的社交名人和藝人,也在自己的博客上胡說八道,自爆與某國總統或某億萬富豪的緋聞,目的是提升知名度,引動其他媒體轉發,像這些講述自己經歷的文字,如何防止?
再下去,商業產品也可用這途徑去推廣產品,或抹黑對手,轉發千萬條之後,即使證實是假,印象已造成,無法澄清。
二十多年前有部電影叫《小魔怪》,很可愛的小精靈,買回家飼養,誰知有天卻變成一群猙獰殘暴的魔怪,到處害人。
社交媒體就像這個可愛精靈,現正長大成妖魔,沒有有效法律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