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成龍領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頒獎儀式盛況空前,半個荷里活的人都來捧場,紛紛祝賀成龍拿獎是實至名歸!
成龍四十年的好友陳勳奇導演談起成龍獲獎時說:「他就是拿獎的命,辦公室裏到處都是獎,我相信他是全世界電影界拿獎最多的一個人,將來賣銅賣鐵都可以過一輩子。」金雞獎、金馬獎、金球獎、金像獎、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等,都被成龍收入囊中,他的獲獎之多,令人羨慕嫉妒恨。但千萬別忘了,這些獎都是他拿命換來的。接過小金人後,成龍在致辭中說:「我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了五十六年,拍攝製作了超過二百部電影,摔斷了很多塊骨頭,終於這個小金人屬於我了。」
「拿獎的命」,首先得益於天道酬勤。「業精於勤荒於嬉」,以此形容成龍是再貼切不過了。他自從出道以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身於與電影有關的事業中,不教一天閒過。很多次,大年初一他都在片場拍戲,為了趕進度,連續拍幾十個小時,對他來說都是常事。就是這次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頭天得獎,第二天就立即回國,在微博裏寫道:「現在我已經回到了北京,準備明天早班開工!任何的榮譽在拿到的那一刻就已經是過去式,未來我會繼續努力,拍更多好電影給大家看!謝謝你們!」比起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散明星,比起那些見異思遷、這山望着那山高的混混演員,他不得獎天理不公。
「拿獎的命」,還歸功於他的才華橫溢。作家二月河有句名言:「成功需要才氣、運氣、力氣,缺一不可。」同理,幹電影這活兒,若缺了才氣,也永遠只能在二三流裏徘徊,或根本拿不到獎,或拿個不知名的小獎聊以自慰。成龍不是表演科班出身,但卻是天生幹電影的材料,從《俠女》到《醉拳》,從《A計劃》到《警察故事》,從《紅番區》到《尖峰時刻》,再從《絕地逃亡》到《鐵道飛虎》,他每部片子都創新,每個人物都出彩,總有令人驚喜之處,充分顯示了他的電影藝術才華。誠如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所表述的那樣:「成龍擅長以令人炫目的武打動作、創新驚艷的作品與無限的魅力使觀眾着迷。」
「拿獎的命」,最重要的帳還要算到成龍的拚命精神上。
論才華、演技、勤奮,他固然都很出色,卻未必能排進世界電影界前幾名;但若論拚命精神,他不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從影五十六年來,為了追求拍攝效果,他不用替身,拍了許多高難度的驚險電影,多次受傷,有的甚至很嚴重,多年下來,「全身沒有一塊好肉」,但他卻始終不改其志,還是親力親為,能自己上陣就絕不用替身。這倒不是提倡演員都學他的不用替身做法,而是要學習他為了電影事業的拚命精神,敢於犧牲,不怕冒險。大千世界,誰都不能輕易成功,付出越多,收穫越大,永遠是一條顛撲不破的規律。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之後,成龍的獲獎目錄裏又增加了更有分量的一個獎項,把他的事業推向新的高峰。進一步驗證了他就是「拿獎的命」。超級勤奮的敬業態度,加上善於創新求異的突出才華,再加上無人可及的拚命精神,是成龍成為「獲獎專業戶」的不竭源泉。同時也啟發我們每個人,不論哪行哪業,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有成龍那股子勁頭,那種精神,那樣的付出,你也會換來「拿獎的命」,換來人生成功,事業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