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二十世紀初香港/陳天權

時間:2016-11-20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博佐奇攝影集記錄了二十世紀初的香港面貌

  想知道香港早年社會景況,除了閱讀有關文章外,亦可憑藉歷史照片推斷。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最近為匈牙利攝影家博佐奇出版了一本攝影集,名為「在東亞兩年:一九○七─ 一九○九年旅行香港」,書中照片呈現二十世紀初香港面貌,觀者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香港經濟其中一次飛躍期在二十世紀初,中環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於一九○四年完成,增闢五十九英畝土地,大型樓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與此同時,英國租借新界九十九年,使香港地域大幅擴張。一九○六年動工興建九廣鐵路,商機伸展至內地,吸引許多外國商人來港開設公司。從博佐奇拍攝的維港照片,可見新填海地冒起一組較高樓群,有皇后行、太子行、聖佐治行、皇室行、沃行、英皇行、於仁行和阿歷山大行等,亞洲商業中心自此形成。辛亥革命後中國政局動盪,大批內地居民南遷香港,亦加速社會發展。

  當年博佐奇踏足香港,相信會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香港自古至今最教人印象深刻的是分隔港島和九龍的維多利亞港,兩岸山脈拱衛,景致各有不同。匈牙利的首都由布達和佩斯組成,中間隔着多瑙河,同樣擁有動人景色。分別在於布達佩斯今天仍保留大量古舊建築,但香港具古典風貌的樓宇大部分已隨城市發展而退出歷史舞台,現在重看舊照,對過去尤為追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