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魏晨上海報道:人民幣延續跌勢,昨日兌美元中間價及日盤收盤價分別較上日的中間價及收盤價再跌104及212點,報6.8796及6.8912元。至此,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連跌11日,創2005年6月以來最長連跌紀錄,本周累跌757點或1.1%。
傳官方準備出手干預
外媒消息稱,中國決策者不擔心人民幣自十月初以來的持續下滑,但準備採取措施來減緩人民幣的跌勢,防止對美元匯率太快跌破「七關」。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已跌破6.89,全日在6.895至6.8844元徘徊;離岸人民幣也一度跌破6.91關口。交易員透露,昨日尾盤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曾出現一波拉升,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升約50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漲逾100點。
每百港元兌88.7人幣
有交易員認為,昨日人幣兌美元中間價的跌幅較市場預期為小,顯然是中國央行中間價過濾機制在起作用。昨日大行也在6.89附近提供美元流動性,他們也懷疑臨近收盤時的拉升,是離岸市場有一波疑似干預,間接拉升在岸市場,輕微刺激匯價。
夜盤交易時段,昨晚8時,人幣離岸匯價曾反彈至6.89元水平,在岸價也重回6.88關報6.8840,截至昨晚上11時,人幣離岸及在岸價分別在6.8945元及6.8854元,每百港元兌88.756人民幣。
市場憂慮人幣連番回落可能出現的大幅貶值壓力,《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刊登熱點聚焦文章稱,在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穩健、改革措施得力、經濟轉型升級勢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並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健的大格局不會改變,跟風兌換美元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