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近來每次出訪外國,外國元首都會憂心忡忡問:特朗普會否當選美國總統?他總是氣定神閒回答:放心,那人絕對沒有當選的可能!
奧巴馬此次任內最後一次出行訪問歐洲,和前往秘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要把跌落一地的眼鏡撿起來,重新戴上,然後勉勵各國支持美國,支持特朗普。這次畢業之旅,也是尷尬之旅,作為國元首,獲得幾許風光,也要有忍受被打臉的厚臉皮。
為了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的競選,奧巴馬夫婦可謂搏到盡,到處站台拉票,競選輸了,也等於為奧巴馬這八年政績打了一巴掌。他分析敗選原因,當然避開這一點,當記者問及,他照樣氣定神閒,承認民主黨確實失敗,但這也是能讓民主黨自我反省的一次機會,有點「輸就是贏,危機就是轉機」的味道。
他直接挑明希拉里的兩大失誤:一是輕敵,二是個人魅力不足,鼓動不了民眾熱情。
候選人當然要負主要責任,但奧巴馬的「政績」,也成為希拉里的負資產。八年前奧只是個無名小輩,以「改變」為口號,感動渴望改變的美國民眾,希望撼動當年的建制,如今奧巴馬不但改變不了現狀,反而成為建制的一分子。黑人總統沒有使黑人生活得好一些,相反,更多黑人被白警當街槍殺。華爾街的肥貓更肥,中產淪為貧窮階級。至於非法移民,可以合法地領取社會福利,還有免費的全民健保。奧巴馬解釋他的「改變」成果,他說:「世事處在變化之中,但它不會自然而然發生改變,改變是因為背後有人努力推動。」
他的意思是:多得他的努力推動,許多人生活得更好。他沒講的是:更多人生活得更壞,選票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