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12投行總營收料達3151億升13%

時間:2016-11-18 03:16:17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表示,受惠於債券交易,12間大型投行第三季度表現強勁;圖為摩根大通/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投資銀行受惠於債券交易,第三季度營收表現強勁,惟銀行家對於可否重返銀行的黃金年代看法仍審慎。華爾街大型投行例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亮麗。歐洲方面,德銀等大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同時取得佳績。

  固定收益1630億三年最強

  倫敦研究機構Coalition分析顯示,12間大型投資銀行的總營收,包括來自股票和債券交易、企業併購和融資,達到404億美元(約3151.2億港元),按年升13%。而固定收益、外幣和商品的營收亦錄得自2013年來最強季度表現,營收漲36%至209億美元(約1630.2億港元)。

  來自固定收益營收急升,部分原因是英國六月二十三日的公投脫歐結果,導致其後一個多月的交易活動大升。Coalition分析師指出,第三季度投行營收表現理想,特別是信貸及利率產品交易,預計第四季度投行的固定收益營收按年升約30%。

  不過,12間大型投行全年營收料較2015年減少約5%至1520億美元,原因是年初表現過於疲弱所致。Coalition研究報告中的12間投行,包括美林美銀、巴克萊、花旗、法國巴黎銀行、瑞士信貸、德銀、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國興業和瑞銀等。

  紐約的資本市場銀行家認為,第三季度幾乎所有主要央行都作出重要政策決定,刺激市場交投量。有高級投資銀行家表示,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選舉,對銀行家的顧問業務有正面影響,企業可能對進行併購交易更為安心,因為預期美國的監管和反壟斷問題將較前紓緩。此外,企業稅務改革將吸引更多企業把海外資金調返美國。投資銀行家同時相信,如果美國經濟繼續增長,外資將會在美國投放更多投資,若特朗普新政府增加基建開支,有利銀行業務,因為各方需要發債為項目融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