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足球教練納比,被中國足協邀請來華,出任中國足球隊主教練,已走馬上任。媒體對此議論不少,特別是花費天價請來納比。我作為體育比賽的愛好者,也十分關注此事。
中國足球隊不是沒有請過外國教練,但效果都很不佳。記得二○○二年,我曾去韓國濟州島,觀看韓日共同主辦的足球世界杯比賽。當時中國隊的主教練是外國人米盧,中國足球隊在他的指導下,第一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我們也寄予厚望,希望中國隊從此翻身。但在濟州島的第一仗就以0∶4敗給巴西,兩隊完全不在一個水準上。接着中國隊在小組賽中又輸給其他隊,只好打道回府。記得那次比賽,中國隊在三十二個隊中,名次幾乎墊底。而且那次要不是韓日共同主辦足球世界杯,韓日兩隊成為當然的決賽圈參賽國,中國隊恐怕也很難打入決賽圈。
現在請來納比,我們當然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施展招數,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隊的面貌。人們之所以關心請來納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花費高薪。據報道,納比年薪高達一億四千七百萬人民幣,每天的薪金就達四十萬之巨,這無疑是個天價。這筆錢據說足協只出一小部分,大部分由恆大俱樂部出,但無論如何都是中國的錢。出如此高價如果還不能根本改變中國足球隊的面貌,豈不令人失望。
說到中國足球,就不能不論及中國的體育。應當說,中國體育確實有了很大發展,正在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在近幾屆奧運會上,中國選手所獲金牌和獎牌,均名列前三名。特別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競走等項目,優勢明顯,乒乓球、跳水更是幾乎沒有對手。但是,中國田徑就很落後,除個別幾名世界級選手之外,就整體而言,離世界水準相差很遠。中國的大球,除女排外,也與世界水準有相當差距。人們對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足球寄予厚望無可厚非,但也不能不承認這個現實。
其實每個國家的體育運動,都既有長項,也有短板,對此不能不承認。比如美國,體育運動發展相當全面,田徑、游泳、籃球、排球,水準超高,幾乎無人可比,但乒乓球、羽毛球、中長跑等項目,又成了它的短板。又如牙買加,短跑聞名於世,特別是出了博爾特,已蟬聯三屆奧運會一百米、二百米冠軍,創造了世界紀錄,而且牙買加短跑名將人才輩出,但其他諸多比賽項目,它就名落孫山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項項全強,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中國當然也不能例外。
還要看到,每個國家的國民體質都有其長處和特點,這點也不能忽視。中國開展體育運動,擅長靈巧類,而避免身體衝撞。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都屬於靈巧類運動,沒有身體衝撞,中國選手成績好,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足球、籃球落後,有技術問題,但身體承受不了衝撞,或者說衝撞能力不如人家,是不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納比已經請來,而且花費可觀,我們當然寄厚望於他,但同時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根本改變中國足球的落後面貌,決非一朝一夕之事。發展並保持長項,不過分追求全面,或許是中國體育應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