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從The Platters想到搖滾樂潮

時間:2016-11-15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Bob Dylan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在洛杉磯演出/美聯社

  人上了年紀多少留戀對兒時的懷念,有時巴不得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的生活,不管是苦還是甜!上世紀二次大戰後,世界各國忙於戰後重建之際,一股與迎向未來的風氣相悖的懷舊之風,席捲歐美各地。/樂 悠

  西方國家陣營之首的美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流行的音樂,以Diners jukesboxes,doo-wop為主題,那時搖滾樂(Rock & Roll)尚未興起,大部分仍躑躅爵士樂(Jazz)與藍調(Blues)之間。那時美國經濟發展蓬勃,帶動音樂市場走俏,不少樂隊相繼湧現,有些曇花一現,有些雖然幾番波折,但仍然活躍在今日。

  這根本是「兒歌」

  The Platters(featuring former lead singer Sunny Turner)最近在香港舉行了演唱會,會展中心的會場內捧場的大都是銀髮一族,他們絕對是「粉絲」。說實在的,The Platters上一個世紀五十年代興起, 假設大家一出世便懂欣賞他們的歌,屈指一算已到花甲之年了!

  音樂會上,The Platters的名曲如《Only you》、《Smokes gets in your eyes》、《The great pretenders》等盡出,樂隊沒有欺場,施展渾身解數。Lead Singer Sunny Turner活力十足,經常落到觀眾席上,與樂迷握手拍照。遺憾的是Sunny老是不肯到我坐的那邊,失望的不只是我,還有我周遭的樂迷。雖然說出席音樂會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樂迷,但偶爾也有一兩個「九○後」的樂迷,從座位跑出來與Sunny拍照,可見舊歌亦有年輕擁躉!

  祖父級的活力歌手

  約兩小時的音樂會,Sunny差不多唱足全場,音樂過門時又不時加插表演舞蹈,可謂寶刀未老!整晚的音樂會,Sunny唱歌、跳舞,下台與樂迷客套的交談,不時表露鬼馬的作風。不過他在台上為推銷自己CD的一番話,卻又發人深省。他大概這樣說:等會兒音樂會完畢後,我會守在出口外面,確保你們在座每一個人都購買我的CD,因為我想籌辦一間兒童醫院,而且我已年紀大了……。

  Sunny這一番話令我想到,他呼籲樂迷助他完成善舉,另一方面七十八歲的他,未來留在舞台上的日子不會太多的了!從一九五九年Sunny加入The Platters起計,他與這支樂隊結下超過半個世紀不解之緣。上世紀五十年代不少叱吒風雲的樂隊已經不存在,成名的歌手不少都已故去。

  網上評選二十世紀歐美流行樂三十六個最傑出的樂隊與組合,The Platters榜上有名,榜首是前西德的Boney M樂隊。The Platters被譽為美國國寶級組合,五十年代最頂尖的黑人團體,在搖滾樂盛行之前以無懈可擊的和聲虜獲無數樂迷的心,也是流行音樂史上第一支在熱門流行榜上擁有冠軍歌曲的黑人合唱團體。

  榜首的Boney M成立一九七六年,同榜與The Platters最接近年代的兩支樂隊分別為一九五七年組建的Everly Brothers艾佛利兄弟二重唱,以及一九六○年組建的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以年代看The Platters是同榜最老資格的樂隊了!

  偶然搖滾翻起巨浪

  上世紀五十年代,搖滾樂興起為美國音樂帶來巨大的變化,其影響一直伸延至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搖滾樂這個術語的出現,是當時DJ唱片騎師艾倫.夫立德(Alan Freed)首創,他發覺一九五○代初期,越來越多的白人青年在他克利夫蘭夜間節目點播節奏藍調(R&B)音樂的唱片,他開始稱這些唱片為搖滾樂,(rock'n'roll),因為節奏藍調和黑人唱片中經常出現「搖」(rockin)和「滾」(rollin)的字眼。換句說話,「搖滾音樂」的出現,不是當時美國出現了什麼新品種的音樂,而是一名唱片騎師為工作上的方便,或什麼的原因,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將一類年輕人很喜歡點播的音樂歸類為「搖滾音樂」,這些音樂有新、有舊,有很新,甚至有很舊,主要是節奏藍調。

  早期受歡迎的搖滾樂有《夏日藍調》(Summertimes Blues)、《小小件的黃色點狀花紋比堅尼》(Itsy Bitsy Teenie Wennie Yellow Polkadot Bikini)、《純純的愛》(Puppy Love)、《搖過貝多芬》(Roll Over Beethoven)、《搖滾就此留住》(Rock'n'Roll is Here to Stay)等等。這些樂曲一般節奏較強,大部分都有和聲合唱,部分樂曲旋律悠揚。正如上面講到,早期的搖滾樂不是一個新樂種而是一種歸類,其中大部分是節奏藍調的音樂,要在早期的搖滾樂與藍調音樂劃出一條分水嶺是相當困難的。

  歷史分界不一定清晰,但大家一般都相信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流行音樂方面催生了不少搖滾樂的歌手和樂隊,歐美流行音樂時至今日似乎尚未出現與搖滾樂有別的新樂種。

  撼動諾貝爾老店

  搖滾樂的浪潮中,最為人熟悉的是貓王皮禮士利(埃爾維斯),以及披頭四(披頭士)樂隊。皮禮士利一九七七年去世,披頭四樂隊也於一九七○年解散,他們的魅力依舊。今屆諾貝爾文學獎破天荒地頒給了搖滾樂音樂家卜戴倫(Bob Dylan),他集歌手與作曲家於一身,出身「城市民歌」的他以木結他奏起一曲《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將城市民歌驅入了現代搖滾樂潮,儘管諾貝爾文學獎該不該頒與搖滾樂手仍存爭論,但卜戴倫近日正式透露接受諾貝爾獎,這說明了搖滾樂的影響力,令諾貝爾文學獎這間百年老店也搖滾起來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