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主禮嘉賓黃景強、鄭志剛、殷曉靜、董建華、劉江華、紀文鳳主持亮燈儀式\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報訊】記者唐曉明報道:饒宗頤文化館昨日舉行「中華文化.新世界」項目啟動禮,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新世界慈善基金主席鄭志剛及饒宗頤文化館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景強等主禮。黃景強表示,希望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讓更多學生和年輕人認識中國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的風采。
讓年輕人認識絲綢之路
為弘揚「文化傳承」的理念,饒宗頤文化館得新世界慈善集團贊助,推出「中華文化.新世界」項目,並於昨日進行啟動儀式,而首項以「絲路行者——歐亞大陸的前世今生」為主題的概覽圖片展覽已於上月舉行。啟動儀式上,多位主禮嘉賓在全國政協委員、項目顧問紀文鳳陪同下主持亮燈儀式,在現場過百位嘉賓的掌聲下,活動正式展開。
饒宗頤文化館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景強表示,希望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和展覽,特別讓更多學生和年輕人認識中國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的風采。他說,大家對絲綢之路的認識多是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紀錄片,當時塞外風光令人印象深刻,隨着國家近幾十年的發展,文化藝術的推廣發揚,使絲綢之路不局限於中國大西北地區,更應遠至中亞、歐洲等更遠地方。他認為,絲路這條連繫着東方和西方的文化鈕帶,二千多年一直進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交流,透過更多東西方的交流活動,期望讓兩個文明能交互融合、互相珍惜。
今起舉辦沙漠絲路展覽
劉江華表示,「絲路行者——歐亞大陸的前世今生」將燦爛的文明古道與當下的生活接軌,能加深公眾對絲綢之路的認識,更與「一帶一路」倡議互相呼應。他說,康文署正在歷史博物館舉辦「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展覽,陸上與海上之路互相輝映,展覽匯集國家八個重要海上絲路城市不少珍貴文物,相信產生協同效應。
他稱,民政事務局要積極資助青少年到各地交流,近年更支持香港的大學生到北京的故宮、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等文博機構實習,下月有三十多個青年交流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交流。他期望政府與民間多辦交流活動,相互推動、相得益彰。
「中華文化.新世界」項目包括一系列活動,其中「沙.流:絲路行者」沙漠絲路主題展覽今起至明年二月十日舉辦,免費參觀。除了陳列沙漠絲綢之路的圖片外,還另設專區介紹新疆地區的民族服飾,亦展示了多幅龜茲石窟的壁畫照片,重塑當地民族的生活、社會和宗教面貌。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九龍青山道800號。「沙.流:絲路行者」沙漠絲路主題展覽網頁:www.jtia.hk/nwcc2016-exh-de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