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邯鄲夢醒無憂患\李英豪

時間:2016-11-10 03:16:15來源:大公網

  現今蒐藏我國古枕的「發燒友」甚少。很久前,認識山東威海一位老人家,窮數十年之功,總算珍藏了不少歷代古枕;可惜仙遊後,隨人去而物散東西。若能集藏於博物館,就能聚久卻不散,使更多人可以觀賞。

  附圖為宋代磁州窰燒製的瓷枕,白地鐵繪游於池水花草間的天鵝,工藝精湛,富時代與地域風格。自古以來,這類疣鼻天鵝於內蒙古、甘肅和青海一帶繁殖;遷徙時經東北、山東和河北一帶,在長江中、下游越冬。當時磁縣窰乃於河北,故瓷枕繪工以寫實手法,把這種美麗禽鳥鐵繪於白瓷上才燒成。

  磁州窰始於五代,迄宋代所燒陶瓷枕最精美;遺世出土物中,陶瓷枕也佔了很大比例。我國唐代盛世時興用陶枕;沈既濟《枕中記》(唐玄宗開元年間)所載盧生《邯鄲之夢》就是用這種枕。宋代磁州一帶繼興瓷枕,形狀多樣化,俱富鄉土氣息與民間風味;鐵繪者不少以玩鳥、放鵪鶉、鶴舞、趕鴨、飛雁、蓮塘水鳥等為主題。畫面着墨不多,線條粗放自然,但情趣盎然。有些更喜題通俗詩句與民諺;像「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幹,煙波名利不如閒,到頭來無憂患……」。附圖所繪天鵝,正享受無憂的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