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德銀暴露業界弱點

時間:2016-11-07 03:15:54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德國是歐洲最強經濟體,但德銀危機卻暴露德國銀行業的問題。美國司法部就德銀於金融危機前,其銷售金融產品調查要求昂貴和解罰款,除德銀外,其他規模較小的德國銀行同樣面對困境,德國商業銀行已經宣布裁員20%和收縮業務,德國不少社區儲貸銀行的收入受到超低息打擊。

  銀行業分析員認為,德國的銀行業問題在於銀行數量過多,行業之間競爭大,銀行業併購又受着監管和政治障礙。根據歐洲央行數據,德國每4.6萬人就擁有一間信貸機構,相比之下,西班牙每間銀行服務對象用戶為20.5萬人。德國監管機構要求銀行業考慮把免費服務改為收費服務,以增加銀行收入。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官員於10月時曾表示,雖然消費者喜歡免費服務,但如果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補充,免費服務是無法長期維持。德國銀行業也受到近年航運不振打擊, HSH Nordbank、 Norddeutsche Landesbank Girozentrale等經營航運貸款的銀行,其業務深受全球航運業低迷打擊。

  歐盟擬改監管要求

  另外,歐盟正在準備修改國際資本要求,以紓緩監管規條對本已營運困難銀行業所帶來衝擊。外媒引述消息報道,歐盟委員會最快本月宣布一項計劃,制定全球標準包括要求銀行持有更多穩定資本,應付未來可能發生危機。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亦正在討論如何紓解有關規條,對衍生品和短期融資市場的影響。

  面對歐洲銀行業營運困難,不斷傳來裁員消息,盈利能力轉弱。據消息稱,巴塞爾委員會正重新評估金融服務法規,以推動經濟增長。過去一年,巴塞爾委員會收到來自銀行業有關監管成本和後果的大量游說。

  歐盟金融服務主管Valdis Dombrovskis上月曾表示,歐盟目標是制定支持金融穩定的法例,但容許銀行在更廣泛經濟中進行借貸,以及支持投資活動,歐盟的規例需要盡量有利於增長。歐盟的穩定資金規例將於2018年開始實行,要求行業為貸款、證券、衍生和回購協議等持有長期融資能力,避免銀行受市場突然大跌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