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D.I.Y.之趣\小可

時間:2016-11-07 03:15:41來源:大公網

  阿賢、阿瑪和阿祖是三姊妹,各有自己的家,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三人都愛D.I.Y.(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做),一方面是基於個人興趣,但更關鍵的是客觀環境使然。

  阿賢收拾整理家中多年來從未有空看一眼的大小抽屜內的雜物,慢慢覺得,收拾,原來也是一種學問。好些多年無大用處的身外物,阿賢扔掉而後快,但仍然有用的,也不少。像好幾把只破損了少許的舊雨傘,遮風擋雨是不可能的了,阿賢將其一一拆散,傘布在自我剪頭髮時搭在肩上接住碎髮用;傘骨摺疊存放好,剛好一個舊衣櫃的一扇門縫掉了一根軸,櫃門半開半合,阿賢便把爛傘的一根幼鋼條插進去,櫃門猶如裝了義肢,重新固定,開關如舊!

  阿賢的妹妹阿瑪聽好些女同事扔衣服的故事,例如只不過掉了一顆鈕扣,一件穿了沒幾次的衣服便被棄如敝屣;更有女同事每季必換新裝,有些衣服的包裝紙甚至仍未來得及拆卸,另一款新裝已經立馬給買回來,浪費之至。阿瑪也愛美服,但也愛環保,決心D.I.Y.,尚幸她一直對縫紉有興趣,有時走過服裝店的櫥窗,看到心儀的服裝式樣,並不照單全收,回家把式樣改一下,動手做一襲適合自己的衣服。所用的材料都是廢物利用─舊衣服上的鈕扣、拉鏈、布,都是她平時妥為收藏備用的;另外,店子所售賣的手提包,阿瑪認為沒有一個合用,要不是包的內袋多寡和尺碼大小不合適,便是包的式樣和布料難看,一個造工簡單得很的包,被開天殺價,她便又決心自己縫製起來。漸漸地,衣服、手提包、攀山背包、手機套、小錢包等,阿瑪都可以自行一手包辦!

  阿賢另一個妹妹阿祖,也開始收拾雜物。她的家居面積小得可憐,傢具多是摺疊式,易收易放,盡可能不多佔空間。其他有用的雜物,從大被子到小螺絲,她都分類好,放進大小盒子或袋子內,再在盒子或袋子外編了號、寫上物件名稱,就像圖書館藏書分類一樣,這些盛器都是平日她在超級市場買東西時的包裝盛器,東西用完,盛器循環再用。

  三姊妹各自D.I.Y.,越做越麻利,越做越起勁,每做完一件,就像獲得了一件戰利品,非常滿足。千萬別小看這些生活D.I.Y.點滴,見微知著,這牽涉到創意和勤儉,當中不無高遠志向。創意、勤儉、滿足感,正是心靈空虛的現代人所普遍缺乏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