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港九溯源】南丫島牙璋是中原文化的結晶

時間:2016-11-01 12:15:58來源:大公網

  1990年在南丫島發現的牙璋。網絡圖片

  文 | 木也

  牙璋是古人具有相當高身份頭領擁有攜帶,具身份象徵的禮器,或為先民祭祀用的神器。通常由各種堅硬的石料打磨而成。1990年香港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牙璋。

  牙璋為刀形端刃器,乍眼一看有點像春秋時代的刀幣。體形狹長,柄部長方形,刃部略寬於柄部,一般有穿孔。刃部變化較多,有直刃、斜刃、歧刃,刃口有平口和內凹口之分。裝飾方法亦多樣化,如陰線、鏤空雕、鑲綠松石等。牙璋的正確持法應是柄部朝下,刃部朝上,以示端莊尊崇。

  牙璋起源黃河中下游一帶, 其後向四方擴散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商代期間, 牙璋習俗分布已經開始由黃河流域跨越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西面至四川成都,東南部沿海遠及香港。

  香港大灣牙璋的特徵是牙璋柄部兩側各有一列鉏牙, 各由三組大小鉏牙組合形成,上列鉏牙高,下列鉏牙矮,鉏牙銼有四條淺槽。這一特徵,顯然傳承了山東龍山文化鉏牙雕工較為原始的特徵。此外,大灣牙璋中部的橫剖面呈楔形,風格亦接近龍山文化的牙璋。

  值得注意的是,大灣牙璋正反兩面均琢刻有直線及幾何形陰線紋。中原二里頭及越南馮原等遺址均發現有相似紋飾的牙璋。陰刻幾何形陰線紋這一南北明顯相同的特徵,令考古界極為震驚,以至於有理由懷疑大灣牙璋非香港原產,而是由中原流落流通而來。若然如此,又產生更大的問題,難道三千年前的香港人與中原人已經有了直接交往往來嗎?

  直線與菱格形組合陰線紋是商代大型玉飾典型的流行紋飾。如商代早期二里頭七孔玉刀、越南沿海遺址出土的石戈,都有這種特徵的紋飾。香港大灣出土一件殘戈正反兩面,亦有大灣牙璋同樣的紋飾結構, 兩者質料亦相同,顯然為同時期產物。

  大灣牙璋的形態既保存古老的山東龍山文化玉器鉏牙的風格,上尖一邊厚、下尖一邊薄的特點, 器身上直線及幾何形陰線紋又確實表明是商文化的傳統產物, 又具備一些自身地區特徵, 如短小、柄無孔等特徵。

  確信無疑的是,大灣牙璋為商代中原禮制物質文明向南伸延擴散滲透的最明確無誤的表現之一,也是中華文化向東南亞地區延伸擴散的明證。

  香港大灣、福建漳浦、湖南石門及越南等地所發現的牙璋, 極大可能是用當地或附近的礦物製成。這也說明了中原商文化禮制文明的廣泛傳播, 是通過地方承受者間接模仿,潛移默化接受的。當然,不排除完全直接的物質給予式拿來式傳播。而其傳播範圍,不僅覆蓋了香港地區,也涵蓋了東南亞地區。

  牙璋應為產生於原始社會晚期、用於祭祀農耕漁獵的禮器。為適應禮儀需要或攜帶方便,牙璋做成長身方柄,以代替骨耜的木柄,而雕琢扉牙狀側飾或鏤刻橫線刻紋,乃是原來纏繞藤條的象徵,其齒如破土而出的禾苗幼芽,或像魚身魚骨,都實實在在反映了先民祈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