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寫世界」活動開幕儀式 浸會大學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梁舒婷、實習記者崔芷盈報道: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昨日於南蓮園池舉行「訪問作家2016歡迎茶會暨作品朗誦會」,浸大校長錢大康、浸大文學院署理院長陳致以及浸大國際作家工作坊主任安可思等到場出席。
國際作家分享經驗
浸大「國際作家工作坊」今年以「書寫世界」為主題,邀得六位國際作家訪校一個月,與校內師生、本地文化界人士和公眾分享寫作經驗和創作心得。六位作家分別是美國詩人布萊恩.金.史提芬,印尼小說家及紀實文學家阿斯瑪.娜迪亞,尼日利亞及芬蘭紀實作家米娜.莎樂美,土耳其詩人梅莎.雅尼婭,馬來西亞作家龔萬輝和內地小說家林白。
歡迎會上,六位作家都應邀朗誦自己的作品,並送贈書作給浸大圖書館。陳致於現場致辭時表示,是次活動邀請了來自不同國家和擅長不同文學領域的作家到港與浸大學生交流,也是為學子們提供更多元和包容的文化學習機會。
今年國際作家工作坊舉辦了一系列公開活動讓公眾參與,包括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的國際作家講座、「觀.想.讀.寫」中文創作坊、華文作家講座「小說的改造:文學創作與現實世界」等。
現場林白用雙語(粵語和普通話)交替的形式為到場嘉賓朗讀其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所作的詩歌《過程》,她表示:「這首詩比較短,也被用來譜過幾個版本的曲子,就可惜我自己不會唱,只能為大家朗讀。」
林白現場朗讀詩歌
林白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寫作,先詩歌,後小說,著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萬物花開》、《婦女閒聊錄》、《北去來辭》等。其作品《北去來辭》獲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並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
查詢更多活動資訊或作家資料可瀏覽國際作家工作坊網址:http://iww.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