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沒人為固執埋單\貝一中

時間:2016-10-30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在《雪濤小說》中,明代文學家江盈科給我們講了兩則關於固執己見的故事。一則說,楚地有個生來沒見過薑的人,說這是樹上結的。有人告訴他,薑是地裏長的。那人打賭說:「我們找十個人詢問求證。我說的對,你騎的驢歸我;你說的對,我騎的驢歸你。」問遍了十個人,大家都說薑是土裏生的。那人啞然失色,但嘴裏卻嘟囔說,驢可以給你,薑還是樹上結的。另一則說,北方有個生來不識菱角的人,到南方做官,席上吃菱角,連殼一塊兒放進嘴裏。有人告訴他,吃菱角要去殼。那人自我解嘲說:「我並非不知,連殼吃是為了清火。」有人問他,北方也有菱角嗎?那人回答說,前山後山,到處都有。

  這兩個故事雖說是虛構的,但卻是世相的寫照,意在告訴人們,生命中有許多障礙,都是由面子加固執造成的。古往今來,因固執釀成的悲劇並非個案。神勇如項羽者,傲慢偏狹,一意孤行,剛愎自用,一錯再錯,死到臨頭還怨時運不濟。當初他若能採納范增等人的勸告,何至於敗得如此慘烈?哪裏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分明是為圖虛名自取滅亡。敬業如崇禎者,唯我獨尊,用人多疑,在位期間輪番撤換和誅殺文臣武將,以致兵臨城下眾叛親離,自縊前尚不知悔悟,遺書中仍聲稱亡國之罪在臣不在己。得勢如袁紹者,本已坐擁半壁江山,統領精兵十萬,戰馬萬匹,倘能從諫如流,行穩致遠,則天下徐圖可得。可他一再固執己見,不聽冀州別駕田豐的勸諫。該當奪取許都時,優柔寡斷,以至於錯失了入主中原的大好時機;不該攻打許都時,貿然南征,以至於兵敗官渡,沃野千里毀於一役。

  荀子有雲:「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荀子所說的第二種惡,就是行為乖僻而頑固不化。在《左傳》中,臣下士季對晉靈公知錯就改的態度非常讚許,跪拜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悲的是,世上仍有那麼一些人,知錯不認錯,心服口不服,寧可狡辯費口舌,也要留住面子。民間將此種人形容為「不撞南牆不回頭」。

  這世上有兩種堅守,一種是擇善而從的執著,一種是知錯不改的固執,粗看差不離,細分有玄機。前者心智清醒,富於理性,認準目標不言棄;後者心智迷茫,缺乏理性,執迷不悟常有理。但是,不論是小人物還是大人物,沒人為你的固執埋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