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去美國費城附近的索思摩大學參加中文教學工作坊,獲益匪淺。此次會議規模不大,時間緊湊,但論文出色,效率更出色。
與會者既有在美國分別排名研究型大學與文理學院榜首的哈佛大學、威廉大學工作多年的資深前輩,也有在讀博士、年輕老師,還有孔子學院的志願者。兩天時間,我學到了漢語教學的最新理論、最新科技、最新課程設置,聆聽了同事教學實踐的心得,還和大家一起討論了美國漢語教學的一些難題和爭議性問題:如何教授高年級漢語,如何培訓師資,怎麼認識意識形態對漢語教學的影響等。
漢語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隨着美國人口組成的變化、高中漢語教學的推廣,大學開始用漢語教授文化課。新科技如翻轉課堂也逐步推廣。不過,大家同意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以學生為中心、師生面對面的交流無可替代。會上的坦誠交流不但提供信息,還有助於減少文化隔閡。如,某學者研究中文課本中的中國形象,採訪教科書編者、中文教授及孔子學院教師對「愛國」的看法。有參會者現身說法,展示孔子學院志願者在國內受訓的課程表,這能減少信息匱乏帶來的誤解。
此會有助於我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更新理念。老友新朋相聚,互相勉勵,對建設中文教學的社區也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