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馬進(左)漸漸發現車家偉可疑
作為二十世紀醫學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器官移植的題材不時被電影人搬上銀幕,就連香港的電視台,也早在八十年代初拍過有關的劇集。這個題材之所以會受創作人青睞,其中一個原因無疑是移植的過程之中,總是有人的利益以至生命受損,涉及複雜的道德問題。不論是荷里活的科幻片《謊島叛變》,還是香港的動作片《殺破狼Ⅱ》,當中都涉及有人非法或「合法」地禁錮某些人作器官移植之用。但新晉導演吳品儒的《驚心破》卻打破這樣一個陳套,從另一個角度探討器官移植的問題,頗有些出人意表。/行 光
《驚心破》以香港為背景,講述重案組神探馬進在圍捕連環殺手「將軍」時,被其重創,命懸一線下要移植中槍身亡的「將軍」的心臟保命。一年半後,國際上出現了幾宗跟當年「將軍」殺人手法一模一樣的富豪連環被殺案。專案組邀請馬進以及犯罪心理學教授車家偉作顧問。在追查過程中,車家偉的言行引起了馬進的懷疑……
整部電影的基礎,其實是車家偉在上課時提出的一個理論,器官移植除了會引起受贈者的排斥反應外,還可能接收到捐贈者的心理狀態,因為移植器官的細胞有齊了移植者本來的遺傳密碼雲雲。而車家偉和馬進,都接受了「將軍」的器官來保命。
器官移植 拍出新意
這樣一個設定,好像鋪排了一個雙雄會的格局,兩個主角是「你都有我,我都有你」,均移植了大反派的部分身體,致性格、心理有所改變,甚至連飲食口味也轉了。故事發展下去,幾乎讓人以為該片想走科幻路線。
然而,《驚心破》的故事還是一個很典型的港產片設定,提出一個好像高明的開始,但沒有多少事實的根據和細節去支撐,很快就無以為繼。受傷的心臟和三期癌症的肝臟,都不是我們一般人理解可以用移植器官的方法去治療,尤其是片中所謂的三期癌症,一般都是指已經廣泛擴散了的情形,移植多少器官,應該也是無法痊愈的。就算不管這些和客觀知識有出入的情節,一個剛剛被擊斃的疑犯,竟然可以被安排進行器官移植手術,也是匪夷所思,起碼在香港沒有法理依據。除非這位替天行道專殺奸商的連環殺手,一早簽定了器官捐贈卡,又是另一回事。但若果是這樣,車家偉所進行的非法器官移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編導看來沒有想清楚,到底「將軍」的器官是怎樣去到兩位主角身上。
棋局鬥智 特技落伍
《驚心破》另一個反覆出現的母題是,中國象棋的元素,將軍、馬、車,北斗七星棋局,加上兩個主角的對局約定,都在為電影加上幾分智力遊戲的色彩。但這些棋子和棋局,最多是調味劑而已。戲中的棋局固然和真正的象棋關係不大,那些作狀的棋子,更讓人感到編導創作時的一廂情願。而就算把尼采的金句「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都搬了出來,也難以彌補故事的單薄。
其實這些不通的情節,在過去的港產片以至荷里活電影中,比比皆是,但一般可以用明快的節奏、刺激的場面等方法掩飾過去。問題是,《驚心破》對於動作場面的處理可以說是不及格的,大量使用的電腦特技質感更像是落後了好幾年,進一步提醒觀眾其虛假,和黃金年代港產片那種活力十足的實感,有極大距離。
更甚的是,選角的虛假(年輕的女上司之類),不時滲有內地慣用叫法的廣東話對白,都讓整部片出來的效果不倫不類,似是而非。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位在幕後工作多年的資深香港電影人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