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現代詩壇深圳招魂

時間:2016-10-19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抑揚頓挫的誦讀、百餘觀眾凝望的目光、懷舊的老照片,三十年光陰影影綽綽走過去了

  藍格襯衣,灰白頭髮,剛步入耳順之年的詩人呂貴品拄着枴杖走上賞讀會的舞台中央。他說:「詩人是什麼?詩人就是長了鬍子的孩童,詩人就是活着的烈士。」九月二十六日晚,深圳中心書城舉行了「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群體大展」,攪動中國文壇的三位「長了鬍子的孩童」就是徐敬亞、呂貴品和王小妮,他們被譽為「詩壇三劍客」。/大公報記者 熊君慧 文、圖

  在《呂貴品詩文集》(五卷本)出版之際,深圳舉行紀念中國現代詩「86深圳大展」舉辦三十周年暨呂貴品詩歌作品嘗讀會。《一個小市民的9月26日》、《策馬行》、《來生去哪兒》、《夢幻》、《一個浪漫的女人和月亮》……作家、商人,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他們一首接一首朗誦着呂貴品的詩。抑揚頓挫的誦讀、百餘觀眾凝望的目光、懷舊的老照片,三十年光陰影影綽綽走過去了,「歷史咕咚咕咚的翻湧出來了」,曾經轟動全國的「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大展」忽然立體起來。

  30年前詩壇劍客

  著名詩歌評論家徐敬亞說,三十年真的很快,從那個年代走來的人,會覺得這三十年就像三天。「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之後是新世紀互聯網。一步一步,生活越來越輕鬆,越來越飄渺。三十年前的一切,格外厚重。」

  從安徽宣城出發前,中國詩歌流派網創辦人韓慶成在尚處籌建階段的中國詩歌博物館裏,找到了一本一九八二年九月號的《詩刊》。這本原本躺在詩架上的刊物,刊登着呂貴品的詩《一座烤鴨店的落成》。

  三十五年前,呂貴品已經以與眾不同的詩歌風格,獨樹一幟的詩歌技巧,清新瑰麗的詩歌文本,包攬一九八一至八三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春》、《萌芽》、《青年文學》等雜誌的詩歌大獎。韓慶成朗誦了《一座烤鴨店的落成》,並將這期《詩刊》作為詩集出版的賀禮贈送給呂貴品。

  《一座烤鴨店的落成》發表之後三年,徐敬亞、呂貴品陸續來到深圳,他們都在《深圳青年報》工作。

  一九八六年前後,全國湧現出了二千多家詩社和千百倍於此的自謂「詩人」。經過無數長夜創作而投稿無門後,人們開始自己動手油印詩刊、詩集、詩報。據當年的統計,至一九八六年七月,全國已出非正式油印詩集達九百零五種,不定期的打印詩刊七十種,非正式發行的鉛印詩刊和詩報二十二種……當時,僅徐敬亞收到的全國詩人的非正式詩刊、詩報、詩集,「足以幾個等身」。

  懷揣火焰和金光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體悟到中國詩壇即將噴薄欲出的情緒,身為《深圳青年報》副刊編輯的徐敬亞向全國詩歌界朋友們發出了題為《我的邀請:「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流派大展』」》的邀請函,內容只有一頁,複印了幾十份發出去。沒想到,這封邀請函,引起了一場文化思想的火山噴發。

  那時,複印技術剛剛在內地出現,全國文壇的人像看待寶貴的地下傳單一樣,用顫抖的雙手拿着這份只有一頁內容的邀請函,複印、複印、複印……憑藉這種最原始、質樸卻維繫情感的傳播手段,深圳詩歌大展轟動全國,盛況空前。

  徐敬亞說,《深圳青年報》不斷把「大展」版面增加到兩個版、三個版、四個版……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大展出爐—《詩歌報》與《深圳青年報》分別以兩個整版刊發了「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流派大展』」的第一輯與第二輯。十月二十四日,《深圳青年報》再以三個整版刊發了第三輯。用最小的新五號字,刊發了十三萬字,總計達七個整版。全部三輯共發表了六十四個詩歌流派、一百多位詩人的作品與宣言,以及徐敬亞的「前言」《生命:第三次體驗》及《編後》。

  「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大展」不僅衝破了當時主流詩歌平台對現代詩民間創作的禁錮,使一大批不知名的青年詩人群體式登上了詩歌舞台,還開創了中國大規模詩歌展示與集結的先河,更促進了中國詩歌在編輯、解讀和評論方面的風格轉變,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事件,也成為一代乃至幾代中國詩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從大展之後深圳青年詩人協會成立、第一屆中國現代詩研討會舉行,到很快全國星火燎原般的各類「大展」,此舉可稱作一次打破舊有文化體制的思想解放先鋒運動。三十年後的今天,重新審視這一事件的意義與價值,早已超出「詩界」。

  大展是一個奇跡。它的神奇之處,就是藝術的創作自由與出版自由,是深圳大展的靈魂以及人們對深圳這座無所不能城市的想像。「在詩歌大展三十年後,我們重新像招魂一樣招回深圳的詩歌之魂。」三十年後,徐敬亞激動地向參加賞讀會的百餘位觀眾說:「你們都是懷揣着火焰和金光的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