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商場又裝修/耶 生

時間:2016-10-15 03:16:00來源:大公網

  樓下商場的店舖,才剛適應新位置,又再出現「結束清貨」四個字。

  不是一間,而是幾間相連的舖位,都在清貨。問一個相熟的老闆娘,原來我以為剛搬的新店,不經不覺已經做了兩年,適應不了的,是我。為什麼要搬?她無奈地說:「租約期滿嘛。」那麼,以後怎辦?「他們只是不肯讓我續租這個舖位,但願意提供另一個地方給我,不過又要搬,又要裝修,很累人。」

  我發現這現象很久了。如果我有子女今天中學畢業,正愁出路,升學好還是出來社會工作好,我會叫他們做裝修,做水電。不是嗎?有十分穩定的工作來源:看看香港有多少個商場,有多少個店舖,每隔兩年都要裝修一次的話,就等於遍地黃金等待挖崛,而且有「可持續性」;可惜是二手市場交投並不旺,但在許多年前開始,買新入伙的單位都需要裝修,因為發展商總會留一點「手尾」讓裝修師傅「發揮」,近日有公共屋邨的手尾好長,石屎內有報紙,你敢不裝修嗎?

  香港越來越多人,但失業率一直維持在低位。有些工作彷彿是刻意被創造出來的,為了「做靚盤數」。但零售業的折騰,又有誰理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