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玉雕鸚鵡 古今迥異/李英豪

時間:2016-10-15 03:15:59來源:大公網

  附圖為翡翠(俗稱翠玉)圓雕鸚鵡水盂(廿一公分寬)。由於僅屬數十年前舊刻,雖欠古拙味,但寫實手法高超,小鸚鵡抓盂緣欲喝水的神態活現,趣致可愛;故討好不少喜愛翠玉雕件的人士。事實上雕藝圓渾,造型突出,線條流鬯,可補玉色與玉質不足。原石為淡綠、淺紫羅蘭色,微帶少許棕黃(近玉皮部分),並非較珍罕的艷綠(滿綠)「老坑玻璃種」上品;價值不高,可說純以雕藝取勝。

  我國很早時期的玉雕,已以鸚鵡這種能學人言的美麗聰明鳥兒為主題;但玉材均屬中國軟玉(如青玉、白玉、黃玉等),而非緬甸翠玉(硬玉),後者到晚清始盛行。

  遠自殷商,已有「鳥首人身」玉佩,於殷墟婦好墓出土,乃側▉面形/面型▉片狀,定名為玉鸚鵡,鳥身刻雙陰線之折線紋;鳥頭有高冠(一如現今的「高冠鸚鵡」品種),喙呈勾狀。商代權貴人士早已養殖高冠鸚鵡,遺留一些玉雕璜形佩,均酷肖鸚鵡狀。殷墟之人鳥合體玉佩,很可能是一種氏族圖騰;那時人們崇拜人格神與圖騰的混合體。

  迄戰國時代,仍有鸚鵡玉佩;像輝縣固圍村戰國墓,就曾出土一件實物,造型當然與附圖近代者大異其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