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國慶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內地上映的電影於國慶節前三天累計票房為7.76億(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的8.61億為少。今年的票房能否達去年的18.5億,就要看《湄公河行動》了。
今年國慶檔因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調檔,剩下的四強是張一白導演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郭敬明的《爵跡》、王晶的《王牌逗王牌》(香港戲名《偷天特務》)和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從「牌面」看,有天王、有小鮮肉、大IP、大作家、大導演。上畫前更有文章指應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與《王牌逗王牌》之爭,亦有文章指不要小看郭敬明的威力,只有《湄公河行動》沒有被列入能成為票房冠軍選擇。
營銷數據榜的顯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認知」和「購票」指數領先,且女性受眾佔比最大,上畫前成為熱門,《從》片早《爵跡》一天上畫,果然不負眾望,勇奪冠軍。《爵跡》上畫後的幾天連日超前《從》片,第三名是《湄公河行動》,《王牌逗王牌》連續幾天排行第四。幾部電影上畫數天後,《湄》片由當天得百分之十三的票房,飆升至冠軍,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票房比例。理由只有一個,是口碑。
《湄》片未上畫時,有評論指此片必不能成為合家歡電影,更難撐起國慶檔。表面的證據的確成立,此片是火力重的動作片,對女性觀眾來說不是首選。雖然彭于晏也算是小鮮肉,但他擔綱主演的電影不算賣座(《危城》也不似預期般好)。還有,《湄》是主旋律電影,主旋律的電影由香港導演來拍,能否接地氣是一大問題。於是,此片事前未被各方看好。
開畫後,《湄》片果然是第三選擇,首幾天全沒起色,後來各片的口碑盡出,《湄》片成為首選。證明了什麼?此片的題材的確難成首選,沒有噱頭和大IP,陣容也不及其餘幾部,宣傳不易。第二,主旋律電影不一定沉悶,前有《智取威虎山》,現有《湄公河行動》,一樣可以拍得動人。第三,默默耕耘,不欺騙觀眾(一些大片只有大卡士,故事爛透,就是欺騙觀眾),總有回報。林超賢的電影,遠的不說,近年的《激戰》、《破風》都是有心有力的作品,加上《湄公河行動》,就成了信心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