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全球化,凡在網上可以買到的貨品,不管你在歐洲或中國,都一律價格,而且一律低價。因為薄利多銷,商家可以削價到每件貨品只賺一分錢,若果全球五十億人天天買,就是天文數字的厚利。
製造業也全球化,每件產品都是併裝貨,一具蘋果手機,美國管理和銷售,台灣、日本、印度、加拿大供應零件配件,中國工人裝嵌,所掙的錢,也各歸各路,已經分辨不出是哪國製造。
這是世界大同的雛形,歐洲更多走一步,在盧森堡小鎮神根簽訂協定,簽約國國民只要持有效身份證,可以在各簽約國的國境自由流動,沒有海關管制。其他國家的人,只要有一個簽約國的旅遊簽證,也可以去所有神根國家自由通行。
神根公約的精神是:自由往來是人權,世界應無疆界。
如今參加神根的國家愈來愈多,除了英國和愛爾蘭,幾乎包括所有歐盟國,總人口達四億,總面積達美國的三分之一。
往來自由使人盡其才,併裝使製造成本降到最低,貨暢其流的網購又使交易成本降到最低,這不是孔子的禮運大同篇是什麼?
但世事豈能如此簡單?
凡事講求成本效益,那些工資和福利偏高的工人,首先失去工作,飯碗流到勞力密集的國家。自由流動的結果,有如把少數富國的財富分出去,導致富國窮了,窮國富了。
亞洲本來較窮,成為新興國家了,歐美本來較富,逐漸衰落了。
但在富國窮國的內部,卻有相同的分配不勻現象,就是無論富國窮國,都是國內富人階級更富,窮人更窮。這麼一來,個別國家亂了,世界也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