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上生民樂》片段─汲古/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上海報道:今天(十二日)晚上,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拉開大幕。不同於往年開幕式的芭蕾、交響、歌劇等世界範圍內的各種藝術形式,今年的開幕演出首次選定了中國民樂作品─由藝術節中心和上海民族樂團聯合打造的原創新作《海上生民樂》。
藝術節中心介紹,這是藝術節首次使用民樂作品作為開幕劇目。《海上生民樂》採用音樂現場的綜合視聽呈現形式,進一步挖掘和展示民族音樂和文化的大美和魅力,展示當下海派民樂所追求的傳承、開放、融合和創新理念和成果。整台音樂會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和」為內核,表達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意境。
根據不同的主題,演出被分為《風》、《雅》、《頌》、《和》四個篇章。通過不同樂器、樂曲講述山河之愛、家國之愛、生命之愛,用跨越語言的音樂抒發世界和平、生活祥和的美麗夢想,體現「樂和天下」的主題和意境。
藝術家有龔一、羅小慈、馬曉暉等上海民族樂團成員,著名表演藝術家黃豆豆、張軍、高韶青以及比利時大提琴演奏家塞巴斯蒂安.瓦爾涅等加盟。
上海民樂團團長、著名古箏演奏家羅小慈介紹,為了體現民樂的傳承和創新,《海上生民樂》的所有作品,無論是獨奏、重奏還是合奏,都力求以展現民族音樂個性魅力為前提,結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以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風姿。
演出所呈現的每一首曲目,無論傳統經典還是當代新作,都經過重新創編。作品在風格上也呈現出傳承創新、開放包容的特點,不僅結合書法、戲曲、舞蹈等其他藝術門類,還與不同民族、國家音樂文化相呼應,體現「民族音樂、國際表達、當代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