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達某個階段,自然會念及「最後」這個詞。
一位朋友參加一個步行團,常在我家不遠處的山徑活動,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我問參加者的年齡是哪個組別?他說最老的八十二歲。這不正是我的歲數嗎?原來我已列入「最老」的階層,想想「最後」該是適當時候了。
第一個想的是「愛好」,平生愛好頗多,讀書、寫作、繪畫、唱歌、閒聊、種植、旅遊……如果要我揀「最後」,即是有些事已無能為力,例如繪畫自覺無天分,別浪費時間;旅遊已覺疲累,覺得在家最舒服。就選最後三樣吧,一是讀書,二是寫作,三是唱歌。
讀書也不讀新書了,散文只讀《莊子》,因為每次都有新的體悟,而且讀了心裏安適。詩歌只讀四位詩人的作品: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自有會心,讀之不厭。
寫作未必供專欄發表了,可能寫些偶然飄來的斷片零章,也可能寫詩,完全不理會形式格律,可能是一句,可能是十來句,再長相信寫不出了。
唱歌包括聽歌,找幾個唱得好的在我身旁輕輕唱,有沒有伴奏都可以,我也跟着哼幾句,多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