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鴛鴦並非相愛不渝\李英豪

時間:2016-10-09 03:15:47來源:大公網

  附圖為齊白石畫《福祿鴛鴦》(水墨設色,局部),其題材加上白石老人名氣,作品惹人喜愛。筆者比較喜歡他筆下的水墨蝦、蟹和諷刺貪官污吏與漢奸的簡練之作。

  古今不少畫家繪鴛鴦,因為其羽毛鮮艷多彩,民間人士認為是男女相愛相親、永不分離的象徵。其實,根據數十年來和幾位同好者於大自然觀鳥的實際經驗,證明歷來一般人對鴛鴦的觀念有誤,多屬看表象,或一廂情願。首先是鴛鴦的雌雄羽色,分別較明顯,並非如一般人認為二者皆絢麗奪目。野外鴛鴦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部,如黑龍江、松花江、鴨綠江、烏蘇里江等上游一帶山地水域繁殖;遷徙時經河北、山東等省,到長江中、下游與東南各區過冬。鴛鴦只有雄鳥才絢麗多彩,羽冠鮮艷華美,眼上方朝後有白色眉紋,扇狀直立翅羽呈栗黃,色層豐富,背褐(配合白紋)腹白;但雌性體較小,體色差別十分明顯,眼上方雖有白眉紋,但無羽冠與扇狀直立翅羽,頭與背均灰褐色不鮮艷。通常,畫傢具繪一雙絢麗者並游,豈非同是雄性形影不離?難道鴛鴦全屬同性戀者?此外,鴛鴦並非像丹頂鶴和藍蹼鰹鳥般一生只配一個伴侶;而是繁殖期與越冬後,雄鳥可能另選對象,試問又怎能象徵「一生一世,相愛不渝」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