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合益與新墟\陳天權

時間:2016-10-09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西堤街曾是昔日新墟的堤岸所在

  英國租借新界後元朗愈趨繁盛,元朗墟(今稱舊墟)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元朗一班鄉紳於一九一五年成立合益公司,大膽地採用股份制集資,在舊墟對面另立墟市,以打破錦田鄧氏在元朗墟的壟斷和不公平交易。

  兩年後他們建立合益街市,其後發展至五條街,即合益街、合發街、合成街、合和街及合和後街,統稱「五合街」,有數十幢二至三層高的樓房,開設大量店舖,貨品種類應有盡有,又闢空地(雞地)給小販於墟期擺賣農產品。此時行經元朗的青山公路已通車,吸引許多村民到來趁墟,漸漸變成元朗的商業重鎮。相反舊墟細小,墟期又相同,在競爭之下被新墟取代。

  一九四九年之後南來人口激增,元朗商業繁盛,新墟由原本的鄉村市集蛻變為市鎮雛形。踏入六十年代,政府要擴闊大馬路,開始在新墟收地,店舖遷往牡丹街新建的合益市場營業。新墟生意一落千丈,用作買賣穀米的穀亭被拆去,墟期形同虛設。

  此時合益公司董事會由新一代接手,他們擺脫舊日街市的經營模式,重點發展地產和租賃業務。七十年代,元朗被納入新市鎮發展計劃,新墟在一九八四年全部夷平,成為元朗市中心的一部分。往昔的墟市景象已不復見,現在只憑谷亭街、水車館街、東堤街和西堤街的位置,大約得知舊日墟市範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