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這個眾多名牌雲集的時尚之都,有這樣一群人穿梭在各大專賣店和百貨公司,他們每天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件事,便是幫世界各地的客戶購買商品。
他們有時候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時尚買手」;有時候有個不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代購」。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時尚買手通常是按照自己的品味和意願購買,當然也要遵守客戶在價格上或者風格定位上的一些大致要求;而代購基本上就是購買客戶指定特定品牌的特定款式,偶爾有一定的靈活度。
時尚買手也好,代購也好,這個慢慢火起來的行業還是年輕人佔多數。我有一位住在巴黎多年的九十後小閨密,她也做過一段時間代購,她告訴我說:「我的朋友圈裏也有不少做代購的小夥伴,都是九十後。因為這是一項體力活,每天跑來跑去還是非常辛苦。而且你知道,時尚觸覺和眼光這種東西,還是年輕人的敏感度比較高。」停了一下,她又繼續說:「不過嘛,像我,大部分九十後都是賺點零花錢而已。靠這個生活的,還是少數。」
有一次聚會,我見到了小閨密身邊的這一圈代購小夥伴,整個午餐時間,話題都停留在客戶、商品、退稅等等。「業務」做得最好的,是那位看起來最漂亮、身材最好的女生,她化着與她年齡並不太相符的妝,從頭到腳「武裝」着名牌當季最熱的款式,她如數家珍地給我們說起客戶搶購的各種熱銷單品,抱怨說客人多貨少真是很頭痛。聽說她的客戶大多財大氣粗又爽快,其他幾位女生不由得投去羨慕的目光。
談起做得最大的一次交易,她臉上滿是掩藏不住的得意。那是來自她的一位北美客戶,購買的商品包括了幾隻名表和一些價值不菲的珠寶,以至於退稅以後,法國海關的工作人員又親自到登機後的航班上進行再次核查。通過這次交易,她拿到了幾個大品牌手表和珠寶的特別折扣。
她喝了口手中的水,捋了捋頭髮,接着上面的話順便賣一下廣告:「你們如果有朋友或者客戶對珠寶手表有需要,我可以給你們很好的折扣。如果是你們自己用,價格還可以再優惠一點。」
從某種意義上講,飯桌上的幾位做代購的小女生是競爭關係,然而她們的心思完全不在多一個少一個客戶上,而是爭先恐後地說着各種奇葩客戶的笑話,笑得前俯後仰。也許把代購當作職業的,只有那位把自己包裝得精美的女生。
出門的時候,她踩着近十厘米的細跟高跟鞋,戴上墨鏡,從餐桌的角落拿出一個小的旅行箱:「我等會兒還要去趟百貨公司買些客人的東西。」
午後陽光格外的刺眼,我只能看到她們離去的背影。她纖瘦的身影在身邊幾位穿運動鞋的同齡女生中,顯得格外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