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苑養狗人多,全港最大的狗公園就在屋苑對面,設備與人的公園分別不大,花草樹木,亭台小院,狗隻專用廁,散步徑,一併齊全,但使用率不高,狗主喜歡在屋苑內的園地拖狗散步,因為空間比狗公園大許多倍。
外籍住客喜歡男女鄰居聚在樹下的石壆飲啤酒聊天,各人拖着愛犬,人與人吹水,狗有狗世界。外籍人士多養大狗,香港人喜歡養玩具狗,兩狗相遇,小狗比大狗更兇,攻擊性更強。
最近屋苑發生一則狗新聞,狗咬狗及狗咬人,兇手是同一隻狗。
這宗事故惹來議論紛紜,養狗人家值得參考,吸取經驗教訓,認識狗隻是畜生,畜生就存在不可控制的風險。
事情是這樣:甲家養一頭黃毛中型犬,女主人最近誕一男嬰,現約五個月大。以往,愛心給了愛犬,有了自己的親骨肉,把時間和愛心都用在孩子身上。
每日傍晚時分,安排嬰孩和小狗往屋外散步,菲傭將男嬰放上嬰兒車,同時拖着黃狗一起走,甲家菲傭與乙家菲傭要好,乙家小白狗與甲家黃狗相好同玩,只是多了一輛嬰兒車和甲家的小主人。
專家說狗的智商相當於三、四歲小孩,黃狗彷彿知道家中添了個小主人。每次散步,菲傭推嬰兒車,黃狗傍着嬰兒車而行,逐漸發現,黃狗從不單獨前面走,也不留在後面,牠一定傍住車上小主人,而且必在右邊位置,神情專注,一派護衛者姿態。
一切如同往常,料不到黃狗突然失去常態,發起襲擊,事發當時,乙家菲傭拖着狗,兩家相遇,小白狗見黃狗身邊多了個小嬰兒,顯得特別雀躍,衝前爬上嬰兒車想與小主人親熱,黃狗見狀,突然發惡,失去常性撲向小白狗,張牙而咬,小白狗受傷驚叫,甲家菲傭慌忙制止自己的惡狗,可憐小白狗耳朵流血不住,血染白毛,負傷咽泣。
目擊事情發生的狗主議論紛紛,討論黃狗突襲小白狗的原因,認定黃狗誤以為小白狗攻擊牠的小主人,奮身而起保護。
兇案沒有完結,約半個月後,甲乙兩家菲傭再次拖狗散步相遇,如常聚在一起,人在交談,狗兒互相玩耍,此時,甲家嬰兒車上的小主人哭叫,乙家菲傭的位置靠近嬰兒車,順勢將甲家小主人抱起呵護,黃狗見別人將小主人抱起,失性狂吠,撲向乙家菲傭身上要咬,菲傭以手阻擋,被黃狗咬個正着,受傷流血,狗繼續狂吠,她急忙將小主人放下,黃狗才沒有原先兇惡,受傷菲傭立即到屋苑的醫生處求診。
有經驗的狗主分析,黃狗兩次發起襲擊,出於忠心,護衛主人心切,這時候與平時看到稚氣可愛的樣子不一樣,家犬有這種本能。
另外亦需提防,狗兒今天維護小主人,若有一天牠感覺大主人溺愛小主人,把牠冷落,或會起妒忌心,可能會倒過來咬小主人。聰明的父母,小心避免狗與嬰兒過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