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乾隆銅胎琺瑯器\李英豪

時間:2016-10-05 03:16:08來源:大公網

 

  清代乾隆時期御製的銅胎琺瑯和「景泰藍」器,素來在收藏界享盛譽,因為精美華貴,可直追明代景泰年間上品之作。

  附圖為乾隆時鑄製的銅胎燒琺瑯鳥形雙輪香爐。燒琺瑯亦名「燒藍」,此器也以藍地為主,較獨特是加鍍金及鎏金工藝,作為花紋、爐邊、輪緣、鳥喙、雙目、雙耳等裝飾,益顯瑰麗,可見工藝複雜精湛。

  銅胎琺瑯製胎工序嚴謹和十分考究,從裁剪、錘接,以至燒焊成型,皆講求功力,要一絲不苟。乾隆時兼有鑄胎、剔胎與鑽胎技法。「景泰藍」掐絲琺瑯的「點藍」工序亦甚重要,要用「藍槍」(金屬小鏟子)把碾細之色釉填入絲工空隙處,經攝氏八百度火燒;工序反覆數次才完成。

  附圖琺瑯器的造型與設計,比較特別,也較少見。有同型器三十多年前拍賣時,書作「鳳凰」形;後來也有人名為「火鳳凰」形。愚見認為不當,蓋鳳凰乃神話傳說之鳥。《爾雅》郭璞註有關鳳凰形態的描述:「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彩色,高六尺許。」《說文解字》也有大同小異形容;但附圖之乾隆器造型則不倫不類,無一處相像,反而似一頭稍胖的鳥喙小羊。至於「火鳳凰」,乃從火裏重生復活;附圖造型更毫無「火鳳凰」神態與氣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