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南越古國吹「西洋風」

時間:2016-10-05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南越王宮博物館的曲流石渠復原展示現場\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一位秦朝將領在南方建立了一個小國,中原文化也隨之流傳到南越地區,這就是廣府文化的源頭──南越國。這個地處南海之濱的國度,海路交通便利,其都城廣州在漢代時已是全國九個都會之一,與非洲兄弟交往,創新融合地中海沿岸、埃及等地流行的金工技法,運用西方的石質建築構件和施工方式建設御苑等,帶着清新海洋氣息的出土文物,成為南越先民二千多年前與海外交往的重要見證。\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秦末漢初,中原亂戰。原奉秦始皇之命駐守嶺南的秦朝將領趙佗為避戰亂劃五嶺而治,建立南越國,以番禺城(今廣州)為王都。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更是秦漢以來連接中原地區和東南亞、南亞等周邊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廣州市中心地帶,一次普通的施工,無意中挖出了一座隱藏在地底兩千多年的神秘古城,這就是秦漢年間立國,只存在了短短九十三年的南越國。一個距今已逾二千年的國度,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天中國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區,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據考古發現,南越國都城的主體東起舊倉巷,西至吉祥路,北界越華路,南達惠福路,東西長約五百米,南北寬八百米,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儘管目前只有王宮東邊部分被清理出來,但已經可知王宮由御苑和宮殿兩大部分組成,還有各種豐富遺跡,被專家譽為「東方的龐貝古城」。

  戰國秦漢時期,地處華南的南越國就有十分繁盛的海外貿易,不同的歷史時期,隨着航線和貿易規模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品也有不同。南越王墓出土了不少與海外交通相關的珍貴遺物,就連王宮本身都大量使用了西方的建築技術,種種跡象證明,「中式意境、西式技術」,早在漢代的南越王國就被嫻熟運用。

  磚瓦鹼釉製法源自西方

  都說「秦磚漢瓦」,可見這一時期建築裝飾的輝煌。秦代瓦當以蓮紋、葵紋、雲紋最多;漢代瓦當以動物裝飾最為優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馬也是品種繁多。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傳統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樑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在南越王宮署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各式體型寬大的瓦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出土瓦件中有一部分是帶釉的瓦件,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施釉磚瓦實例。磚瓦施釉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滲漏,對於南越國多雨的氣候非常適用,更是建築技藝的一大進步,南越國施釉磚瓦的出現,為中國琉璃瓦發明與生產奠定了基礎。

  不得不說的是,經科學檢測,這些磚瓦的釉以鈉和鉀為助熔元素,屬於當時中國極為罕見的鹼釉。中國普遍用於陶瓷上的灰釉和泥釉,以鈣和鐵為主要助熔元素,南越鹼釉的化學特徵與西方玻璃存在相似性,因此專家估計南越國的磚瓦釉及施釉方法,是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西方傳入。

  海貿奇珍薈萃羊城

  早在漢代,以廣州、徐聞為主要港口市集的對外貿易逐漸興起,進而開闢出通過南中國海與東南亞和南亞諸國進行商業貿易的路線,最遠可達斯里蘭卡。一些國外的奇珍異寶,如珍珠、犀角、玳瑁、瓜果、織物等,通過海外貿易進入當時的貴族生活。《史記》「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瑁、果、布之湊」,描繪的正是這一時期的廣州盛況。

  作為南越國時期的首都,番禺集中了不少「海淘」尖貨,原支大象牙是其中之一。《漢書》記載:「南越獻馴象,能言鳥」。原來,嶺南地區自古是大象的棲息地,大象性情溫順,很早就被人類馴化用以服務,而馴化的大象作為寶物進貢到中原。不過,在南越王墓出土的五支大象牙,平均長度達一百二十厘米,牙體粗壯,經鑒定其形態特徵與現代非洲象牙較為接近,與亞洲象牙區別較大,可見當時嶺南地區就與非洲有交往。

  早在南越國時期,熏香已是流行於貴族階層的生活時尚。不過,中國原本沒有燃香的習俗,燃香和燃熏的香料從海上絲路進入中國南方沿海地區,進而傳入中原。南越王墓中曾出土五件四連體銅熏爐,爐體由四個互不連通的小盒組成,可以燃燒四種不同的香料。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都說明,熏爐首先見於廣州南越王墓,除銅製外,亦有陶製,應是南越國的發明。

  香料來自海上絲綢之路,還可以在南越王墓西耳室的一個圓形漆盒內得到證明,就在這個漆盒內發現了來自中亞地區的乳香。乳香主要出產於阿拉伯地區,是當地一種乳香樹滲出的樹膠和樹枝凝固而成的香料,熏燃時香氣濃郁,煙氣很小,是香料中的珍品。因為西漢早期尤其是北方地區香料還未被廣泛使用,因此鮮有文獻記載,南越王墓出土的乳香,為研究西漢早期香料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舶來品」結合中國工藝

  南越王墓還出土了一款名為金花泡的飾物,它是南越王墓主趙昧所穿衣服上的紋帶飾物。金花泡焊花工藝非常複雜,在二十倍的顯微鏡下,可以清楚看到球▉面形/面型▉的泡體上有幾組紋飾,用金絲和小金珠焊接而成,焊接點清晰可見。這種金珠的形制和焊接工藝都不是中國所固有,而是在地中海沿岸、埃及等地流行,可見這些金花泡都是「舶來品」。

  雖然海外珍奇在南越國王宮隨處可見,但這些「舶來品」並沒有直接被全盤應用,而是結合中國工藝加工改造。崇洋不媚外,南越先民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將西式技術與中式風格完美結合,成為南越國時期嶺南文化的一大突出特色。

  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扁球形銀盒,其造型和紋飾與伊朗古蘇薩城(今伊朗舒什特爾)出土的刻有波斯薛西斯王朝的金銀器相似,據專家估計,南越先民很可能是請西亞波斯商人「代購」所得,是嶺南最早的「舶來品」。這件銀盒,蓋身相合,呈扁球體;蓋面隆圓,頂部有兩圈凹線弦紋,構成一圈寬帶。銀盒蓋的外周及腹部為對外交錯的蒜頭形凸紋,錯綜有序、交相輝映的明暗對比,使全器折射出貴金屬器皿獨有的美。製作工藝上,蒜頭紋樣是用模子壓着捶揲而成,蓋與身相合處的上下邊緣用一匝穗狀紋帶作裝飾,穗狀紋帶表面有極薄的鎏金,是我國發現的漢代及其以前鎏金器物中所從未見過的。正是這條穗狀腰帶,巧妙地將銀盒分為上下兩部分,將整件器物裝點得分外玲瓏、嬌俏,如一位美麗少女腰間的絲帶,細緻而不張揚。最為有趣的是,這件器物竟有兩處經過加工改良:一處是銀盒蓋頂部的三個銀錠形的小凸榫,可以明顯看出是後來加上去,用銀焊接固定而成的;另外一處是銀盒底部的銅圈足座,也是先在銀盒外底的正中間,用銀焊固定一個圓柱狀的凸榫,銅圈是另鑄的。

  根據發掘時對器物的測試,銀盒所含的金和銅都是微量的,但蓋鈕所含的金和銅的含量比銀盒本身要大兩至三倍,兩種銀的質地差異很大。同一墓中出土的銀錠,其中金和銅的含量與蓋鈕的基本接近,表明銀鈕所用的材料和銀錠可能是同一來源。由此表明,此銀盒傳入中國後,又依照中國漢代盒的形制──蓋上有鈕,器底附圈足的特點進行了再設計。並且,蓋面上的三個凸榫,上面都刻有編碼,應是為了當時便於安裝鈕飾時對號入座。蓋面兩處刻有該器物的容量銘文:「名曰百卌一」和「一斤四兩右游一私官容三升大半」。

  南越王墓銀盒通高12.1厘米、腹徑14.8厘米、器重572.6克。從造型到紋飾,銀盒都與中國漢代及其以前金屬器皿的風格截然不同,但在西亞波斯帝國時期的金銀器中卻不難找到類似的標本,銀盒所使用的捶揲工藝也是漢代所沒有的。中西合璧,使這個蒜頭瓶銀盒別有韻味。

  建南越御苑中西合璧

  南越御苑,更能體現這種「中式意境、西式技術」的混搭風格。趙佗建立南越國後,大興土木修建御苑和宮殿。中國古代建築以磚木為主體結構,西方建築則以石構為主,一木一石,成了東西方建築用材的主要區別。在南越國的御苑內蕃池和曲流石渠,兩處遺跡均用石料砌築,在中國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尚屬首例,且砌築手法與西方古建築類似。

  在考古過程中,御苑遺址還伴隨出土大量的石構材料,有石柱、石欄杆等,具有多種規格,表明御苑內原有不少石構建築,這種情況在內地同時期的建築中非常罕見。曲流石渠則把大自然山水微縮於庭院之間,是典型的東方園林特色,然而遺址內露出的石砌建築手法,又恰似西方羅馬石構建築技術,與建於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阿波羅神殿擋土牆的砌法一樣。

  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漢元鼎六年的秋天,漢武帝的五路南征大軍把廣州城圍得水泄不通。「會暮,樓船攻敗越人,縱火燒城……」同年,漢武帝滅南越國、統一嶺南,南越宮署毀於戰火,湮沒在歷史中。直到二千多年後,伴隨着城市建設進行的考古發掘,南越國宮苑遺跡重見天日。這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王家園林實例,先後入選一九九五年和一九九七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座近百年王都在熊熊大火中灰飛▉煙滅/湮滅(埋沒)▉,如今,人們只能從南越國宮署遺址、西漢南越文王墓、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等遺跡,或者是從《老廣新遊之神遊南越國》手繪歷史普及讀物中,漫遊那段神秘古老的時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