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組昨日突然宣布達成減產協議,願意每天減產最多70萬桶,市場對消息反應正面,在消息公布後油價曾大漲逾5%。然而,全球需求下降和頁岩油生產有復熾之勢,沙特阿拉伯仍然冒險托高油價,除了反映過去兩年不惜以低油價迫使美國頁岩油供應商退出市場的策略或告失敗外,沙特阿拉伯在長時期油價偏低的打擊下,經濟已經不勝負荷。
油價低企拖垮國內經濟
美國本土出產的石油產量自2012年開始大幅上升,不但可自給自足,而且更準備向海外市場大舉輸出石油。全球最大石油產能國沙特阿拉伯為了要保住市場地位,於是不惜提高產量令油價下跌來阻止頁岩油產量繼續飆升。結果,沙特阿拉伯在這一場角力中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美運作中的鑽油台數目曾大減六成。
然而,沙特阿拉伯的勝利並不能維持太久,雖然頁岩油的產量持續下滑,但是新投產油井的生產力在近月卻持續提高,七大頁岩層包括鷹堡、奈厄布拉勒和巴肯等地的平均每日產量均持續增加。
同時,在開採技術日益進步下,頁岩油生產成本已下降至每桶40美元以下,意味着即使油價處於現時水平,頁岩油供應商仍將有利可圖,這解釋到為何美國活躍鑽油台數量在九月初曾回升至二月以來的新高。
按照道理,沙特阿拉伯在這情況下本應繼續增產,把油價進一步推低,才可再度趕走頁岩油生產商;可是,曾揚言油價即使低至每桶20美元也不會減產的沙特阿拉伯,何以又願意轉軚減產呢?這主要原因可能是長時期的低油價已令該國吃不消,試驗性質的經濟改革並沒有紓緩油價下跌而導致的金融危機,加上外匯儲備大舉流失,政府承包商亦要遭到拖欠資金,該國公務員多年以來首次得不到年終獎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沙特阿拉伯今年財政赤字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5%;因此,該國需要油價回升至每桶67美元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短期反彈 美頁岩油勢復產
無奈,沙特今次減產可能只會對油價產生短期的刺激作用。高盛估計,油價只會反彈7至10美元。同時,倘若美國頁岩油因油價反彈而恢復大規模生產,反而會令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憂慮再度增加;再加上全球經濟仍無起色,對石油的需求將繼續疲弱,油價要大幅反彈絕不容易。所以,沙特阿拉伯今次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減產,最終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