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樓主》欠驚喜 《笑喪》戲味佳\何俊輝

時間:2016-09-28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大笑喪—喪笑大曬》要探討的不只是生與死,還有代溝

  從葉紹堅編劇、肯尼山導演的《攞命樓主》(葉紹堅主辦、獨樂樂工作室合辦)中,反映很多香港人為買樓而瘋狂或受盡折磨。

  欠戲劇化包裝

  劇中沒錢買樓便選另一個男人拍拖,不能解決負資產帶來的財政困境便自殺,利用棺材房與劏房賺到盡,在籠屋也要售百多萬下連墳場景的單位亦考慮買,棄會計工作去從事地產,男人於婚姻破裂後想取回物業等劇情,在香港能夠找到不少真實個案,觀眾看時易深感共鳴,而除了梁澤宇演Richard時使人難辨別是茶餐廳老闆還是夥計外,惡港女、刻薄老闆娘、肩負家庭經濟重擔的爸爸、要跟同學鬥炫耀外遊地點的兒子、怕沒幸福婚姻要儲錢買樓的女人、一味對女人低聲下氣的男人等角色,在多位演員把角色的性格和心態演得入型入格下,觀眾也易投入到劇中各個片段的處境中,產生更深的共鳴。

  上述的劇情與角色演繹雖令人共鳴,但欠缺了令人驚喜的戲劇化包裝,跟現實生活太接近而沒有把生活的荒謬之處以一個更震撼/瘋狂/惡搞/意想不到的方式作演繹,那為何要入劇場看戲?欠驚喜兼欠戲劇張力的結果是減低觀眾的追看欲,沒張力是基於劇中的片段呈現得太瑣碎,予人有佳句、過癮形象的演繹但沒有佳章之感,就算是一個篇幅不長的戲劇片段,若沒起承轉合,效果就會雜亂或空洞得不好看。

  幸好,劇中有一場戲在角色的心態刻畫、情節的鋪排、高潮戲的處理和氣氛的營造上,都構成了佳章,該場戲寫富翁(謝偉倫飾,他把一個年紀大的角色演得神似)把一個物業留給兒子,引來女兒(何蕙嬋飾)妒忌,女兒竟找來一個看護(岑曉瑩飾)折磨富爸爸,整段戲將人的自私、陰險和可怕手段放大成如恐怖片的情景情節,令人看時深深感受到不安、心寒,暴力包圍着演區與觀眾席。

  一休編劇兼作曲填詞、王敏豪導演的《大笑喪─喪笑大曬》,以爺爺(蘇育輝飾)與孫兒(薛海輝飾)作主角,明顯這齣喜劇要探討的不只是生與死,還有代溝。

  爺爺吃錯了藥,知道自己只剩餘幾小時命後,便不聽從孫兒要入醫院治療的勸告,理由是他覺得「無病無痛的死」是難得的「大笑喪」(蘇育輝演來也做到身體沒痛楚的角色要求),這樣的劇情和角色想法是不合情理得有點奇怪,但既然編劇用此前設作發展整齣戲的起點,看戲時就別多質疑和介懷此前設,而是該把看戲重點放在如何寫生與死、代溝上。

  探討爺孫代溝

  爺爺在(預計)人生最後幾小時中,教導孫兒種植蘭花以延續花的生命,又談及戰時他遇過拚命保命的戰俘。看來爺爺不求醫是因他選到令自己認同的離世方式(可引發觀眾對安樂死或拔喉棄命的時間多作探討),而非不珍惜生命,奈何孫兒說要報警時對爺爺以即時自殺作「反擊」,感到大惑不解,孫兒本身亦根本不喜歡種蘭花,寧願花時間打機。

  從爺與孫於全劇的對話所見,二人對自己的立場各執一詞,爺爺沒扼要、詳細地清楚表達到自己不求醫的理念,孫兒只是一味對爺爺顯得擔憂、煩躁或漠視(薛海輝把孫兒的態度情緒演繹得準確傳神),總沒把爺爺每句說話背後的意思聆聽得清楚。妙趣是演出中有一位常介入爺孫處境、屢次插嘴令兩位主角想多、想透一些的局外人黃曉初(身兼現場配樂人),可惜爺與孫都沒有被黃的話一言驚醒以想出一種能讓對方更易了解自己的溝通方法,爺孫於劇中的溝通依然徹底失效,偏偏這類溝通失效在香港社會屢見不鮮,如不同政見、階層(貧或富)、職位(上司或下屬)的人也難免面對過。

  不像《攞命樓主》般把多個社會現象、個案呈現得混雜兼欠缺合適的戲劇化處理,一休編《大笑喪》時選對了合適的創作手法,把各種能增強觀眾追看欲的戲劇效果呈現得夠吸引,所謂「合適」包括選對了「生與死」作為供爺孫談論、面對的話(課)題,這話題的介入有助一場場溝通戲爆發出更猛烈的戲劇衝突、火花;而選對了一個爺爺逐分逐秒步向死亡的精彩處境,則使觀眾感到愈接近死亡便在戲味、劇力上愈引人入勝。試想想:如果《大》劇為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胡亂拿多件時事供兩位主角作爭論、嬉笑怒罵,台上出現的便是一場辯論會,而非經戲劇化包裝的精彩好戲。

  (《攞命樓主》劇照由葉紹堅、獨樂樂工作室提供;《大笑喪─喪笑大曬》劇照由7A班戲劇組提供,攝影:Benny Luey。)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