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登基後,李泌為翰林學士,卻屢被權臣排擠而外放。太子德宗於是請他到行轅,授以左散騎常侍之職。德宗繼位,李泌出任宰相,封鄴侯。不久有人中傷太子順宗,使德宗心生誤會,李泌又列舉幾代先帝故事而反覆力諫。德宗問:「你為何如此關心我的家事?」李泌回答:「我身為宰相,天下一物失所都要負責,如果坐視太子冤屈而沉默,實是大罪!」德宗深受感動。
關於李泌還有一些神異的傳說。如唐前舊俗,在正月晦日(三十)送窮鬼。德宗與李泌討論後,認為晦日之名不佳,於是訂二月初一為中和節,官員休假一天,舉行宴會。節日將近,李泌夢見德宗賜以金花牋,上有《中和節詩》,醒來忘了一字。到節日那天,君臣會飲曲江亭,李泌果然獲賜金花牋,上有御製詩云:
韶年啟仲序,初吉諧良辰。肇茲中和節,式慶天地春。
歡酣朝野同,生德區宇均。雲開灑膏露,草疏芳河津。
歲華今載陽,東作方肆勤。慚非薰風唱,曷用慰吾人。
文字果與夢中所見相同,唯醒後筆錄缺了第二聯的「肇」字。德宗請群臣和韻,李泌有「金石何鏗鏘,簪纓亦紛綸。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之句。到重陽時,又以五言排律酬唱,足見君臣之相得。
肅、代、德、順四宗身處安史亂後,國事紛紜,不以詩歌知名。李泌調和鼎鼐之餘,諸帝詩作也因而傳世。則鄴侯之功不僅在當時政壇,亦在後世學林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