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清代嵌翠玉金鳳釵\李英豪

時間:2016-09-21 03:16:08來源:大公網

  附圖乃一雙鳳凰形金釵,雖然是晚清精製,但卻使不少收藏家和好古女士着迷。其造型優美,配合金絲工藝,鑲嵌老坑種滿綠翡翠及珍珠,鳥身羽紋用傳統「點翠」技法;工巧細緻,一絲不苟,十分獨特。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視鳳凰為吉祥、美麗的象徵。《左傳》所謂「鳳凰適至」。這種「神鳥」乃由古代鳥圖騰崇拜衍變而來;以雄性為鳳,雌性為凰。後人反誤以為鳳是代表雌性,卻忘了古人所說「鳳求凰」。鳳凰另一寓意,《左傳》也有載:「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後世則喻夫妻和諧,互相關愛。附圖一雙金釵,就是取此寓意作主題。

  清代婦女髮飾,特別喜歡「點翠」,主要受當時皇宮后妃愛佩戴有關;事實上,翠鳥羽毛(近綠松石色和天藍色)十分嬌美奪目。晚清時,慈禧鍾情緬甸翡翠(翠玉),老坑「玻璃種」滿綠濃陽和勻正的上品頓成奇貨。后妃權貴亦喜以金作鳳釵頭,以玳瑁為腳;此乃源於秦始皇時的金鳳釵製法(可參見五代馬縞《中華古今註.釵子》)。清代后妃亦愛掐絲、纍絲等精細工藝,並配嵌珍珠。附圖一雙珍品,正好集上述工藝之大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