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長很奇怪,出生頭六個月,每天最少要睡十六到二十個小時,尤其第一個月,除了喝奶,幾乎都在睡。這時期的嬰幼雖然脆弱,卻很容易照顧,因為他睡的時間比照顧者睡的時間還長,除了按時替他換尿布和餵飼喝奶之外,沒什麼可忙的。
長到兩三歲,不太肯睡了,就是愛玩,而且活動能力驚人,跑跑跳跳,精力旺盛,吃那麼丁點食物,發揮如此強大的動能,令人驚奇。
發育期中,飲食量大增,體型也暴長,長到成年人的高度。到進入青年期,胃口不減,但動能開始減低,尤其坐辦公室或者足不出戶的宅男,吃得多動得少,與童年期相反。
三十歲,變得腰圓背厚,肚腩也出來了。對看體育影片的興趣過於自己運動,一個臃腫男人的形態逐漸成形。脂肪積聚在皮下,也積累在內臟器官,簡單一句:體型橫向發展,體重成為負擔,愈來愈不想動了。
三十幾歲養個四五歲的兒子,顯得吃力,孩子要你和他賽跑,跑不動;他爬高爬低,跟在後頭,需要大量精力。
到了六十五歲,生活節奏慢下來,體力衰退更明顯。從一個人走路的快慢可判斷他的體能,要老人家照顧四五歲的孫子,更是體能的考驗。
八十歲後,返老還童,「還」到幾個月大時的光景,只想睡覺,坐下就打盹,看電視也睡着,一天安安靜靜,二十個小時不動也可以。那不就是嬰孩狀態嗎?
嬰孩需要照顧,老人也需要照顧;嬰孩需要尿布,老人也需要尿布;嬰孩沒有牙齒,老人也沒有牙齒;嬰兒靜靜而生,老人悄悄而去。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個由靜而動,又重歸寂靜的循環,若能效法小孩,少吃多動,可延長這循環,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