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看朱成碧思紛紛/陳煒舜

時間:2016-09-15 03:16:14來源:大公網

  「看朱成碧」,施蟄存《唐詩百話》解釋為「視覺的錯亂」,是「婦女在極度苦悶的情緒中,官感發生異狀」,其說甚新。筆者以為,此句接近李清照所雲「綠肥紅瘦」,有春色逝去之意。紅花落了,只剩得滿樹綠葉,眼看這大好青春點點消殞,對方卻音信全無,能不心急如焚、思之墮淚?比來,近來也。可見剛被迫出家時,還有認命的想法;只是近來又見明媚春光,愛念不由再度萌動。「比來」二字看似不經意,卻反映出作者思緒的轉折。末句石榴裙上滿布的淚痕,固然承接第三句,卻也呼應首句的「朱」字:乾乾皺皺的紅裙,像一朵萎謝的花朵,那不就是自己憔悴支離的化身嗎?(李商隱「斷無消息石榴紅」,誠然化用無跡。)高宗讀此,不馬上把她迎回才怪!

  再觀高宗之詩,雖無直接回應武氏者,但《七夕宴懸圃》二首卻頗能拿捏相思的滋味。其一曰:

  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

  俱嘆三秋阻,共敘一宵歡。

  璜虧夜月落,靨碎曉星殘。

  誰能重操杼,纖手濯清瀾。

  首聯寫牛女的羽蓋鳳駕越過銀河、群山來相會,所謂「銀漢迢迢暗渡」也。頷聯言兩人為了這一宵歡會,每年要從冬等到春、從夏等到秋。頸聯講長夜將盡,將七夕的月亮比喻為璜(半壁形玉器),別致而富麗;把夜空形容成面孔(靨),尤為新奇。尾聯抒發感嘆,反問那雙濯過銀河清波的纖纖玉手,難道在這宵歡會後就可立刻調適心情,重啟紡織工作?觀漢代古詩《迢迢牽牛星》純用比體,言在星而意在人。不知高宗此詩,是否同一「機杼」?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